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列宁关于由工农政治军事联盟向工农经济联(3)

2013-08-16 01:05
导读:第三,废除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制。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列宁指出:“关于以实物

  第三,废除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制。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列宁指出:“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问题,首先而且主要是一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工人阶级如何对待农民。”“在农民和工人之间,即在和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就不可能有别的联系。问题的实质就在这里。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就是我们经济政策的实质。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根据粮食税的有关要求,小农只需将全年收成的一部分作为粮食税上交给国家,自己支配收成的绝大部分。这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经营积极性,使小农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改善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列宁也明确地说:“只有经过这种办法才能做到既改善工人生活状况,又巩固工农联盟,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第四,发展商品交换,允许自由贸易。列宁认为,小农作为小生产者,需要自由贸易。因为他们只有通过自由贸易,才能用自己的劳动产品换回自己生活所需的其他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可见,实行自由贸易,有利于小农搞好经营。1921年8月,人民委员会发布《关于贯彻新经济政策原则》的指令,旨在发展城乡之间的商品交换,恢复货币流通。列宁指出,需要一定的流转自由,需要给小私有主一定的自由,这是给个体小经济相适应的刺激、动力和动因。他在为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会议起草的决议草案中写道:“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如果不在工业和农业之间实行系统的商品交换或产品交换,无产阶级和农民就不可能建立正常的关系,就不可能在从到主义的过渡时期建立十分巩固的经济联盟。”
  列宁关于粮食税和允许自由贸易思想的提出,使小农成了传统意义上的自主经营、自由交换的小农。他这一思想的转变,其意义在于通过对农民的“妥协”和“让步”,与农民达成了经济上的协议,缓和了社会矛盾,挽救了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为以后俄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三、列宁工农经济联盟思想的意义
  
  第一,列宁关于工农经济联盟思想的提出以及苏俄工农经济联盟的形成,标志着苏俄战争时期的政治军事联盟的结束,也标志着苏俄进入了正常的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时期。十月革命胜利初期以及国内战争时期,苏俄处于阶级斗争异常尖锐的非常时期。这时,战胜国内外敌人的颠覆活动,巩固苏维埃政权,是头等重要的任务。在这样的形势和任务下,苏俄的工农联盟是政治军事联盟,即为着直接的政治军事目的而结成的联盟,其过程和方式体现出政治军事特点的联盟。这种联盟对于革命战争的胜利和巩固苏维埃政权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可是,在国内战争结束以后,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程中,不能继续实施工农政治军事联盟,因为这种工农联盟使农业经济处于非正常的状态下,使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列宁提出必须向工农经济联盟转变,并采取有力措施促进了这一转变。苏俄的过渡到新经济政策时期,则意味着这一转变的完成,意味着工农经济联盟的实现。这以后,苏俄历史进入了正常的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时期,农民以及农业经济进入了正常的发展状态下。苏俄新经济政策,包括粮食税制、商品交换和自由贸易,是同个体农业经济相适应的。农民获得了这样的发展条件,并且在这样的基础上同工人阶级结成了联盟,这对于苏俄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第二,列宁关于工农经济联盟思想的提出,意味着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历程中正确处理工农关系的好方法。俄国以及其他经济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而在这些国家,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是主要的劳动者阶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需要这两个阶级努力合作才能完成。这样,能不能实现这两个阶级的联盟,直接关系到能否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历史事实证明,这两个阶级之间的联盟是可能的,关键是找到他们联盟的正确的方式或形式。列宁提出建立工农经济联盟的思想,意味着找到了这种方法或形式。根据列宁的思想,由于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较长的过程,所以需要使个体农业经济得到发展。工人阶级必须支持农民发展个体经济,在这样的基础上实现城乡经济之间的流转与交换。这既可以创造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又可以形成强有力的阶级力量,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第三,列宁关于工农经济联盟思想的提出,体现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途径的深化。对于俄共(布)和苏俄无产阶级来说,建设社会主义是前所未有的事业,所以需要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时期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体现了他们就此进行的探索。由于这些政策和措施不成功,所以需要继续进行探索。列宁提出建立工农经济联盟,深化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途径的探索。因为建立工农经济联盟的内涵是支持小农经济的发展、发展商品交换和自由贸易等等,也就是说,苏俄将通过这样的途径建设社会主义。小农经济的发展和自由贸易,必然带来国内资本主义因素的增长,这样无产阶级政权必须解决怎样利用资本主义因素来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苏俄工人阶级执政党和苏维埃政权需要解决这个问题,后来的无产阶级国家也要努力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对社会主义建设途径的探索将不断深化,而这一切都与列宁关于建立工农经济联盟思想的提出密切相关。
上一篇: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审视 下一篇:试析毛泽东精神的特点及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