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21世纪我国东部大海洋战略的思考(1)

2013-12-06 01:06
导读:政治论文毕业论文,关于21世纪我国东部大海洋战略的思考(1)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中国 是一个陆海兼具的国家。自古以来海洋就与华夏民族的生
中国 是一个陆海兼具的国家。自古以来海洋就与华夏民族的生存与 发展 、国家的统一强大、 社会 的稳定繁荣、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休戚相关。中国位于太平洋西岸。此一地理特征决定了海洋构成中华民族的半壁江山。在世纪之交,国民 经济 和社会持续快速发展20余年,顺利收回香港和澳门主权之后,作为一个上升中的大国,如何实现江泽民总书记最近提出的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伟大复兴”的号召,如何设计新世纪中国的整体发展战略,如何认识建设海洋强国与实现"伟大复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 问题 。

  古今中外的史实说明,凡大力向海洋发展的国家,皆可国势走强;反之,则有可能沦为落后挨打的地步。昔日的海上强国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当年的日不落帝国英国,二战后的两个超级大国之一苏联,和现在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美国,无一走的不是海上兴兵强国之路。我们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更是直接证明中国的统一、稳定、繁荣和昌盛与海洋休戚相关。中华民族的兴衰和耻辱均与海洋密切相关。秦朝的统一,西汉的强盛,唐朝的繁荣,明朝以后的“海禁”,清朝末期的挨打,以及近代海防危机和 现代 海洋权益之争,无一不折射出海洋对中华民族 历史 进程的重大 影响 。认真 总结 历史经验可以看出,重陆轻海是中华民族在过去四、五百年间由强到弱,大国地位不保,以及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100多年间沦为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人类发展历史上,东西方均有过各自的海洋文明。西方海洋文明的突出特点是对外探索,冒险,扩张和侵占,其根本的目的是发现和开辟海外市场和殖民地。换言之,西方海洋文明从本质上来说,是外向型的。我国古代海洋文明是黄土文化和农耕意识在海洋上的延续,其特点是闭关自守,主要目的是维护和宣扬以我为主的封建统治和文化。总之,以我国为代表的东方海洋文明的本质是内向型的。虽然在元末明初的鼎盛时期,中国的 科技 ,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均居世界领先地位,并且也曾一度走出国门(郑和七下西洋),但最终并未形成向外发展的有利结局。中、西两种海洋文明之差异,就在于前者是以陆定海,而后者是以海定陆。在一定意义上讲,此种差异奠定了世界格局的基础,并影响了其后的发展。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自本世纪60年代开始, 科学 技术的发展,把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和开发利用带进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世界范围内投入海洋的科技力量和资金不断加大,海洋的调查 研究 和勘探开发突飞猛进,新兴海洋产业和高新科技不断涌现。尤其是进入80年代以来,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潮流的推动下,国际社会对海洋的认识和运用,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航运、捕捞和军事利用等活动,而是把海洋作为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空间。

  这一时期,尽管我国海洋事业也取得了重大发展,但在海洋上仍然面临严峻的形势和尖锐的挑战。首先,从海洋观念方面来说,由于我国历史上以农立本,全民自上而下的海洋意识淡薄。这样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至今没有彻底改变。其次,从环境和资源角度来看,由于人口膨胀和开发广度扩大,海洋环境总体上呈污染加重趋势。海域生态环境恶化,海洋资源遭到破坏。再次,从行政管理方面来说,海洋管理机构不健全,综合管理能力薄弱,执法力量分散。最后,从海洋权益角度看,中国与所有海洋邻国存在划界争议,并有岛屿被侵占的复杂情况存在。岛屿属归和海域划界都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

  还应该指出,由于历史等诸多原因,我们至今缺乏一个全面的海洋发展战略。海洋工作尚未列入国家的长远发展规划。总起来说,从纵向上比,我国的海洋事业在过去50年间的确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从横向上比,我们同世界上发达的海洋大国相比,至少存在着二十年以上的差距。

  新世纪的到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一次不可多得的历史契机。在世纪之交,世界迈向多极化之际,中国作为一个上升中的大国,如何抓住机遇,面对挑战,争取在21世纪中叶以前把中国建设成一个现代化的富强国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当前的工作之一,就是应该从国家21世纪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海洋在国家生活中的重要性,争取把海洋工作列入国家的议事日程,建立国家的海洋发展观,确立长远的海洋发展战略。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关注海洋,利用海洋,经略海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不绝之声。15世纪初,我国伟大的世界航海先行家郑和就指出:“国家欲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危险也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首夺取南洋,华夏危矣。”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也曾写到:“昔时之地中海问题,大西洋问题,我可付诸不知不问也,惟今后之太平洋问题,则实关于我中华民族之生存,中华国家之命运者也。人云以我为主,我岂能付之不知不问乎?”海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许多年前我们的先人和革命先行者的思想和主张,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国防科技基础研究是国防科技创新发展的基础(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