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考(1)(2)
2014-03-09 01:03
导读:第四,必须努力增强师生的创新意识,培育师生的时代精神。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同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高
第四,必须努力增强师生的创新意识,培育师生的时代精神。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同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高校教师和青年学生,应该是最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应该是最大胆改革,开拓创新的一代。但是,由于体制上、观念上的诸多原因,师生的创新意识还不够强,创新精神还没有被完全激发出来;与此同时,一些青年学生把时尚、享乐作为紧跟时代的标志,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努力加以解决。培育师生的时代精神,既要鼓励他们积极创新,又要及时规范他们超前享受、盲目追赶潮流的行为,使他们时刻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巨大的创新活力。
第五,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打牢师生的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文明的社会风气,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所有的中国人,特别是肩负人才培养重任的高校教师和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青年大学生,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目前,高校教师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主流是好的,但是,应该看到,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违法乱纪、骄奢淫逸这些违背社会公德的现象在部分青年学生中仍然存在,一些教师中也个别地存在违背学术道德、违背师德的现象。因此,要继续在师生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通过理论教育、典型教育、社会实践等方式,引导他们把道德操守和个人成长成才结合起来,把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结合起来,做到德才兼备、知行合一。
三、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
指导,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 发扬学校传统,培育学校精神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传统和独特的精神。学校传统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学校优良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体现;大学精神是在某种大学理念的支配下,经过所在大学人的努力,长时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3]。这些学校独有的文化因素往往蕴涵着深刻的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要坚持和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积极培育学校精神。要对学校传统深入挖掘,特别是挖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密切相关的传统,如爱国主义传统等。要加强校史研究,加大校史馆、人物展等展示学校传统的展馆的开放程度,鼓励广大师生参观,积极推进学校传统教育。要通过各种方式和载体,鼓励广大师生学唱校歌、佩带校徽、使用校标,使学校精神进一步深入人心。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2 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学风建设
师德师风和学风与学校的价值体系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一所学校的价值体系一旦形成,就会对师德师风、学风建设发挥指引作用;而积极有效的师德师风和学风建设,则会进一步巩固学校的价值体系,并成为学校价值体系的一部分。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角度出发,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既要引导广大教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远大理想,具备世界眼光和时代精神,从而言传身教,影响和带动学生成长,又要引导广大
教育管理工作者为人师表,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加强学风建设,既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精神,敢于批判,敢于创新,扎实学好科学知识,打好理论基础,又要引导青年学生大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陶冶良好的道德情操。
3 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载体。通过开展学术、艺术、文化、体育、娱乐等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无形的价值理念具体化、直观化。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战略规划,从制度、人力、物力、财力上落实好,保证好。要抓好品牌性的校园文化活动,重点组织开展好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论水平、有助于学生确立理想信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有助于陶冶学生道德情操的精品活动,如时事讲坛、论坛,科普活动与科技竞赛,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等。
4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随着互联网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入,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成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4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和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会议指出,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目前,高校校园网络建设比较完善,既具有网络方便、快捷,信息量大、实效性强的特点,又具有便于管理、易于建设的优势,应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载体充分利用。既要进一步抓好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抓好网络思想教育平台建设,又要抓好文化传播平台建设,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主流舆论。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ǎ跱] 光明日报, 2006-10-19(2)
[2]赵存生 熔铸和谐中国之魂[N] 人民日报, 2007-04-06(9)
[3]杨立华 弘扬大学精神,构建和谐校园[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26(6):103-104
[4]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和网络文化建设工作[N] 人民日报, 2007-04-24(1)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熊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