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2)

2014-04-01 04:30
导读:(七)提出了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邓小平站在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高度,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指出

  (七)提出了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邓小平站在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高度,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指出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思想建设解决的是现代化建设中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科学建设解决的是中华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是培养“四有”新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为,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八)为实现祖国统一,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为解决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台湾、香港、澳门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区保持原有的制度长期不变。邓小平强调,我们力争实现“和平统一”,但同时决不承诺放弃武力。在“一国两制”战略构想指导下,香港澳门成功回归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构想的真理性及其伟大的历史意义。

  (九)制定了新的外交及国际战略理论。在做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科学论断的基础上,邓小平制定了我国外交及国际战略理论。他强调,外交及国际战略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我国外交的主要目标,一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二是增进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我国外交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根本原则。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邓小平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看作是处理国际关系最重要的原则,提出应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公正的国际新秩序。在面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我国面临艰巨挑战时,他又及时提出了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稳住阵脚、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实践证明了这些对外战略方针是十分正确的。

  (十)提出了新时期党的统一战线的科学理论。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紧紧把握统一战线的实质,就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任务、对象范同及其内容做出精辟论述,形成了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完整的科学体系。邓小平提出新时期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新时期统一战线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力量,巩固和扩大新时期统一战线,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战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保障。

  (十一)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邓小平对新时期党建目标作了全新的概括,即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强核心。在党的思想建设方面,他在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党的思想路线的基础上,强调要把党的思想建设贯穿到党的各项工作中去,同党的理论、政治、组织、制度、作风建设密切地结合起来,并作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灵魂和基石。在党的组织建设方面,邓小平强涮要通过加强教育和整顿,建没一支经得起改革开放考验的党员队伍和党的各级组织。在作风建设方面,邓小平强调要全面坚持党的一整套优良作风,指出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决不能手软;在党的制度建设方面,邓小平突出强调,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认为制度建设,最根本的就是党员、党的各级干部都要严格遵守和维护党章,照党章办事,同时要坚持和贯彻集中制,坚持从严治党,党要管党,党要受监督等等。这些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创新。

  总之,邓小平在改革创新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重大的贡献,就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这一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实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的那样:“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上一篇:关于对农林院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