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综述(2)

2014-10-13 01:15
导读: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问题,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首先提出的。但也有部分学者从其他角度

  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问题,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首先提出的。但也有部分学者从其他角度进行分析来驳斥这一观点。如郭建宁教授认为,艾思奇在1938 年4 月写的《哲学现状和任务》中,从哲学的角度首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毛泽东是在艾思奇的影响下才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并给其赋予了新的内涵。程中原认为,据《党的文献》可知,张闻天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组织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不过他的用语是“马列主义中国化。”

  综合以上观点,笔者更倾向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正式提出来的, 它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一观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问题,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它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的提出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问题的研究。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点问题的研究,学术界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认为把1921 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动力量和领导力量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第二种观点认为,1938 年10 月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论新阶段》政治报告中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因此,应把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第三种观点认为井岗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应把井岗山道路的开辟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第四种观点认为“八七”会议拉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序幕,应把“八七”会议的召开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

  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所以应将1921 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阶段问题,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如,张焕金教授是根据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来划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石仲泉教授根据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历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程可以概括为三个历史时期。即: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新中国的成立阶段、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历史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以来的历史阶段。还有的学者从理论形态理论创新的角度,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分为两大基本阶段:中国特色民主主义(即新民主主义)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现代社会主义)阶段。

  四、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经验的研究。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基本的一条经验就是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也有部分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进行了论述。

  包心鉴教授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毛泽东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条宝贵经验,也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大动力和根本保证。

  汪信砚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大致包括: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前提;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教条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具体实际,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竭动力;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成果,把世界性、时代性的内容与民族性的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条件;始终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以实现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宗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保证。

上一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