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综述(3)

2014-10-13 01:15
导读:张焕金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验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实现民族复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贯主题;坚定信念,不丢“

  张焕金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验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实现民族复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贯主题;坚定信念,不丢“老祖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酝酿原则;立足国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条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鲜明特征;代表绝大多数群众利益,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本色。

  五、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规律的研究。

  目前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规律的研究不同的学者选择的角度不同,有的学者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来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有的学者结合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两大理论成果的形成过程来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有的学者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个历史进程的研究来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性,有的学者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有的学者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中探索其规律性。如汪信砚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规律是隐含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经验中的一个论题,因为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也就可以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规律。还有些学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如,梅荣政概括出实现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十大规律性问题。

  目前,关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性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该项研究还未完全达成共识,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几条规律?哪些是基本规律,至今尚无统一的结论。

  六、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不懈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丰富和发展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取得了极为宝贵的理论成果。对这些理论成果,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表述。

  如,有的研究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三大理论成果,并以领袖人物名字或主要理论观点命名。如,王良虎认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先后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观点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前被学术界和理论界普遍认可。有的研究者认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出现了四次重大飞跃,产生了四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还有的研究者从中国社会的主要性质和需要解决的历史任务角度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括为两大理论成果。即中国特色民主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民主主义理论即新民主主义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

  虽然以上提法不同,但其具体内容均是党的四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我比较认同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分为新民主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表述,我认为这一表述的概括性、包容性、科学性较强,较为准确。

  七、其他相关问题的研究。

  除了以上问题的研究,一些研究者还对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的其他问题进行了研究,如有的学者对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国化问题进行了研究;有的研究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走向问题进行了研究;还有些研究者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同时,还着重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贡献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可谓欣欣向荣,成绩突出。但通过查看文献,我发现有些文献还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概念混淆的问题。有的作者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混为一淡,有的作者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混为一淡;二是目前谈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多,而研究如何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少,研究把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什么具体实际结合的更少。三是对比性文章少,孤立论述国内或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多,将中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相对比的少。

上一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