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多民族国家内部的族际整合与合法性(5)

2014-10-15 01:09
导读:力图将族际政治冲突控制在不致危及整个多民族国家生存的范围内,几乎是所有多民族国家族际整合的底线,而这个底线始终是以引发族际利益处突的公共

力图将族际政治冲突控制在不致危及整个多民族国家生存的范围内,几乎是所有多民族国家族际整合的底线,而这个底线始终是以引发族际利益处突的公共物品拥挤点为基准的。在这个底线以内,具有族际利益调适功能的爱国主义对多民族国家的族际整合无疑是有效的;但在这个底线以外,孰者为先的合法性争议将从根本上破坏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因为在合法性的视野中,谁拥有正义或许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冲突各方的利益如何被尊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在拥挤点以内的族际整合通常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内部事务,多民族国家及其政府可以通过具有利益调适机制的爱国主义来化解族际冲突和对多民族国家的合法性争议;而族际利益冲突激烈到无法调适并使合法性孰者为先成为唯一选项时,多民族国家内部的族际冲突就开始被国际化了,而多民族国家也不得不采用国际政治这个与国内政治迥然不同的适用规则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这种国内族际冲突的国际化一般由利益相关的国家联合国际组织或非政府组织出面,惯常的模式是首先对多民族国家的国内族际政治进行舆论声援、道义评判和文化制裁;其次以人权等理由对面临分裂的多民族国家进行经济制裁,同时通过分离民族的政治精英进行民族国家的政治建构,并承诺提供经济援助;最后对多民族国家内部族际冲突国际化的军事介入和政治干预,参与或监督民族国家政治权力合法性的程序民主过程并给予国际承认。这种国内族际冲突的国际化后果,通常意味着多民族国家的解体和新的民族国家加入联合国这个主权国家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这种几乎是屡试不爽的国际化经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又使得分裂民族在国内族际政治合法性争议中,千方百计地寻求国内族际冲突国际化的渠道。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概括的说,从主义之争到合法性争议,是多民族国家内部族际政治从整合到分裂的一个基本路径,而如何通过具有利益调适功能的爱国主义来整合族际利益冲突、化解合法性争议,以达成维系多民族国家统一的目标,是几乎所有多民族国家的共同思考。在美国,克雷福科尔在1778年出版的《一位美洲农夫的信札》中就提出把不同民族熔铸成为“一个美国人,一种新的人种”;1908年赞格威尔在其剧作《熔炉》中认为,“美国是上帝的坩锅,一个伟大的熔炉,在这个熔炉中,欧洲各个种族都熔在一起改造成新人”; 杰克逊·特纳在1920年认为“新边疆促进了美国人民的一种混和民族性的形成,…在边疆的熔炉中,移民都美国化了,获得了自由,并融合成为一个混杂的种族,既没有英国的民族性,也没有英国的特点”,并据此创建了旨在整合美国族际政治的“大熔炉”理论;几乎与此同时,霍勒斯·卡伦以《民族Vs.熔炉》为题倡导多元文化主义; 诗人惠特曼更把美国人称为“一个多民族的民族”。在学术界不断提出族际整合理论的同时,肯尼迪总统在成功地平息了席卷全美、震惊世界的黑人民权运动之后,提出把种族歧视严重的美国建成一个具有族际利益整合机制的“一个社会”;1997年克林顿总统提出了“一个美国”思想,并制定了六项有助于族际整合、消除歧视的“跨世纪民权政策”。 “一个社会”也好,“一个美国”也罢,所有这些族际整合方略都贯穿着爱国主义的观念,并通过一系列法律规章得以具体化,其核心就是依据不断变化的族际利益格局和公共物品的拥挤点,适时地调适族际利益关系,避免出现关于多民族国家的合法性争议。根据加里·布赖纳尔的研究,美国民权政策和对少数民族扶持措施尽管引起了许多非议,但仍然有效地促进了美国的族际整合,对黑人等少数民族来说,“虽然种族歧视是生活中的不幸事实,不过它不再是……生活中的主要事实”,而对公众也开始逐渐意识到“从长远看,一个无种族界限的、多元化的社会将会更加人道,更加富有成效”。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三、一体Vs.一国:多元一体的国家前景
仅就民族与国家的关系角度而言,根据国家的民族构成,迄今为止的绝大多数主权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而依据民族在国家的分布,迄今为止的绝大多数民族又都没有建立起纯粹的民族国家。因此,这一现实不仅意味着民族边界与国家边界的非一致特征是民族和国家的常态,而且意味着多元一体的民族分布格局对应于一体多元的多民族国家的现实状况。换言之,一体与一国乃是当今世界主权国家形态的一般模式。
上一篇:国防科技与国防工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