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世纪之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特点(1)(3)

2014-11-05 01:38
导读:面对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1989年动乱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党要管党,并且警告说:“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江

  面对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1989年动乱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党要管党,并且警告说:“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江泽民同志主持中央工作以后,在全力贯彻邓小平同志的指示时,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党内确实存在一些同党的性质、宗旨不相符的突出问题,如果我们不下最大的决心加以解决,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一些腐败案件触目惊心,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警觉。九十年代以来,一些执政几十年的政党先后下台,有的已经衰亡。其中的根本原因是党的内部出了问题。认真分析这些政党的兴衰,加以借鉴,对我们加强党的建设很有意义。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我们现在总的形势是好的,但也面临着不少问题,既有内忧也有外患,切不可掉以轻心”[4](第101页)。因此,他把党的建设问题提到战略全局中关键问题和突出问题的高度。治国必先治党。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新型文明的伟大创造中,执政共产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是紧密联系、高度统一的。由于共产党的执政和领导是人民创造历史作用的最高表现,所以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对社会主义新型文明的创造、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起着核心和主导作用。只要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胜利前进就有了根本保证。为此,必须从新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使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样,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就成为世纪之交“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而紧迫的焦点问题。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世纪之交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定认识对象
  科学的理论是对认识对象的正确把握。认识对象的特殊性从根本上规定着理论 内容 和形式的特点。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上,都有要解决的特定时代的特殊矛盾、特殊问题,即把握特定的认识对象,从而创造出带有标志性的理论成果,所以“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5](第113页)。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时代的高处,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提出要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 规律 、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这就确定了今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把握的特殊认识对象。这“三大规律”是从社会实践活动不同层面上抽象出的党的活动和建设规律,社会主义这一特定社会形态的活动发展规律和相应的建设规律,人类社会活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这“三大规律”贯通经济、政治、文化三大领域,渗透于经济、政治、科技、 教育 、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多方面实践活动之中,把握“三大规律”,必然带动思想理论建设的全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
  然而,社会规律总是具体的、历史的。认识某种社会规律的任务,只有在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某种规律的作用发挥到一定程度才能提出来,提出的认识任务也才能得到解决。现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并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已长达50余年,包括改革开放时期的20多年,我们已经具有了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世界上其他无产阶级政党执政并领导本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的长达70余年,已向人们提供了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人类跨过20世纪进入21世纪,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动力、人类与 自然 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与人类文明的多样性都有新的醒悟。
上一篇:当代中国政治语境中的“群众”概念分析(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