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韩国农民如何成长为“新型农民”(1)(2)
2014-12-06 01:07
导读:新村运动第一阶段结束和第二阶段开始的1974年政府在文化教育上的投入就达到3036百万韩元,村民自身投入198百万韩元。各市郡农业指导所均建有培训楼,
新村运动第一阶段结束和第二阶段开始的1974年政府在文化教育上的投入就达到3036百万韩元,村民自身投入198百万韩元。各市郡农业指导所均建有培训楼,农户可免费接受各种培训。对于农村建设来说,村庄领导人的奉献、廉洁、为民的思想道德和务实的工作作风非常重要,直接影响了村级项目的成功开展。新村运动从中央到地方都建立了相应的教育和培训机构。教育与培训内容包括地区开发、意识改革、领导培养、提高市民素质、技术推广等。如果没有对村庄领导人进行集中培训,新村运动就不可能胜利完成。政府在水原建立专门的新村领导人研修院,对新村运动的村庄指导员进行培训。20世纪70年代,绝大多数韩国社会各界负责人都参加了与村庄领导人一起的培训。从国会议员、部长、教授、法官到新闻记者、企业家等。各类高级官员及社会精英与新村运动领导人一起参加培训的人数达到10500人。培训期间从早晨6点到晚上11点都安排活动,他们穿着同样的衣服,吃着同样的食物,住在同一个宿舍。研修班上制定出各村建设规划,交郡核准后实施。他们和村庄领导人之间的交流隔阂主要源于缺乏对农业和农村问题的了解,通过培训解决了这一问题。
韩国政府对农民的文化教育,不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的传授,更多的是新村运动精神的倡导和宣扬。李水山教授曾在他的文章中提到,“我多次访问韩国新村运动中央协议会、新村运动中央研修院、大学教授新村运动研究会和模范新村,听到最多的并不是工程项目、投入规模、领导干部和科技人员下乡规模、培训人数,而是‘我们能做’、‘干,就能成功’、‘我们要勤劳致富’。这样的精神才是新村运动的精髓。”30多年来,新村运动一直强调“勤勉、自助、合作”精神。这种精神后来扩展到城市,社会影响面和感染力进一步扩大和加强,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互助运动。例如,“和谐与爱护邻里运动”、“帮助恢复经济运动”、“全国公园化运动”、“守纪律运动”、“爱护环境运动”等各种活动。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胡立和 毛铁庄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分配正义:中国的理论与实践
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