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台独”的渊源与实质(下)—兼论台湾问题的(3)

2015-02-09 01:34
导读:所以不难理解中国大陆为何如此之快地遭遇市场的瓶颈。这也可以从一个方面有力地解释当前内需不足和经济低迷的根源。全社会上下似乎都热衷于谈论种


所以不难理解中国大陆为何如此之快地遭遇市场的瓶颈。这也可以从一个方面有力地解释当前内需不足和经济低迷的根源。全社会上下似乎都热衷于谈论种种宏观经济变量和调控手段,如数家珍却无济于事,殚精竭虑者有之,忧国忧民者有之。我感到从学术界到普通公众乃至有关决策部门,是不是已经陷入了一个误区?宏观经济学并非空中楼阁,而有其不可或缺的微观基础。全部宏观和微观经济现象,更有其深刻的制度根源。如果只把认识停留在宏观经济的表象上,岂非舍本而求末耶!

我以为中国大陆经济和市场的内在统一性(非指行政上的令行禁止之类,虽然这也已很成问题)程度可能远亚于欧盟各主权国家之间。由于长期以来的条块分割没有根本的突破,中国的横向经济联系并无充分的发展,已有的市场化进程往往有所局限,市场一体化和市场深化的程度亟待提高。近年上海与湖北的汽车之争,就是商品市场上仍然存留割据势力的一个明证。还有此起彼伏的”茶叶大战“、”薄荷油大战“乃至”啤酒大战“、”香烟大战“等等。至于要素市场上的割据现象,更是比比皆是、司空见惯了。北京市于国庆前置宪法尊严于不顾,大规模驱逐外来民工,并不令人吃惊和意外,因为这太常见了,在全国到处发生,而我们对此好象已经麻木了。我的一个朋友在办加拿大的技术移民,这似乎比他在国内迁个户口还容易些。而资本要素的境况也堪忧虑,往往是进退失据,难畅其流。我们在进一步追求国家的最终完全统一,这固然是(或就算是)个神圣使命,但现在所已达到的形式上的统一(特别就大陆地区而言),尚需大力深化。换言之,统一不仅是一个在地理空间范围上归并的过程,更应当是一个在市场发育程度上不断有所深化的过程。因此,如仅把统一问题限于台湾问题是很可笑的,至少是避重就轻。但是,从一个更为深入的层次理解台湾问题,则是恰如其时的。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国家统一只有深深植根于经济统一才能长治久安;而经济统一的基础在于市场统一;当然,市场统一的成熟形态是从商品到要素、从资金到劳动力的市场统一;统一还必须体现为统一内部的国民待遇。这是我所大力倡导的新型国家统一观。若为统一而统一,只是给好大喜功的统治者涂脂抹粉、为无聊帮闲文人提供歌功颂德的素材罢了,徒增悲剧或笑谈而已。我所推崇的统一,乃是真正基于人民福祉,顺应经济规律和历史潮流的大仁大义而有利、可行之举。

中国古代思想家墨子的”兼爱“、”非攻“、”交利“,是我所深为赞许的。不过,窃以为合理的次序应是:”交利“、”非攻“、”兼爱“。”交利“即”交相利“,现代经济学的解释是互有所得、共享市场剩余,何乐而不为?”非攻“就是不打仗,现代政治学的解释是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相安无事。”兼爱“,又有一层温情脉脉。从根本上说,”交利“是基础。台湾可为大陆东南之屏障,大陆可为台湾深广之腹地,这是地缘政治的观点。非但如此,大陆与台湾经济上又有很强的互补性,且同文同种、地处一衣带水之间,何必舍近而求远呢?双方都在积极争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种努力当然是值得称道的,但为什么不相互张望一下海峡彼岸商机无限的大市场呢?居然还要为入世名义及孰先孰后,在国际社会上争吵不休,不仅授人以柄,还徒为天下笑!

九、对台海局势的基本估计
人们还多争执于”要不要打“”会不会打“、”打不打得下“之类问题,而忽视了”(就算有其必要、可能或把握)打下以后怎么办“,实在是避重就轻、谬莫大焉。首先,”会不会打“这种设问失之于简单,国内有关于此的讨论多肤浅煽情,却吸引了过多的注意力和无知无聊加三级的叫骂之声。殊不知大陆目前操作台湾问题,首要考虑无非是借此巩固内部局势。如果大陆局势尚稳,则不会贸然攻打台湾,因为攻台带来的变量难以预料。但如果弄巧成拙,大陆目前的民族主义宣传也可能顺其惯性将矛头指向官方自己,这时当局骑虎难下,知其不可而为之,也非危言耸听。在现阶段,中共执政当局对于民众情绪尚能算计准确、勉强做到收放自如,则以上因素暂可以排除。至于,若把动武的底线设置在台湾”宣布独立“上,这仗要打也难,因为台湾当局终究不会愚蠢到给人提供口实,即以他们自己惯常的话语来说,”台湾已经独立(或台湾一直就是个主权国家)而它的名字叫中华民国“。按照这样的逻辑就无需再行宣布什么”独立“了。从台湾的角度来说,”中华民国“就是一个现成的满不错的国号何必舍而不用,其”主权独立“的历史据说还一直可以追溯到辛亥革命呢。更换一个什么国号,譬如”台湾共和国“,本身并不能改善其国际处境,还要招来灭顶之灾,这一点他们应当是清楚的。而最高领导人即总统改由岛内全民直选,则”台独“所暗含的基本政治诉求既已实现,又何必搞得过犹不及、引火烧身呢。台湾这次总统选举中,各参选人的大陆政策主张的微妙的趋同化,也是一个明证。而最近大陆方面提出的”不谈判就打“,虽然疾言令色其势汹汹,引起海内外一片恐慌,实际在措辞上仍留有充分余地,譬如不肯就对方虚与委蛇致使谈判久拖不决的可能提出明确的预案,以免置自己于一言既出、到时候”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尔“的被动境地。
上一篇:近年来国内NGO研究述评 下一篇:简析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