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政策与少数民族身份认同的建构(1)(3)
2015-02-21 01:06
导读:我国各少数民族的发展相对缓慢,许多少数民族在社会 经济和文化上与汉族的发展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为了促进各民族的发展进步,实现各民族的 团结平
我国各少数民族的发展相对缓慢,许多少数民族在社会 经济和文化上与汉族的发展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为了促进各民族的发展进步,实现各民族的 团结平等和共同繁荣,我国制定实施了公民民族成份制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民族优惠政策。上 述制度的实施使得传统的基于血缘与文化基础上的民族身份通过国家政策被制度化,并同一 系列的社会现实利益相联系,民族认同被强化、巩固下来。虽然民族成份制和民族优惠政策 的实施也带来一系列相关问题,但考虑到我国各少数民族复杂多样的社会发展现实,在相当 一段时期内我国的民族成份制和民族优惠政策仍将会发挥其积极作用,也将长期在制度上 维系或强化各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少数民族身份认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民族政策的另一重要内容。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单一制国 家内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遵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依据民族自治 与区域自治相结合的原则,设立自治机关,行使相应一级地方国家政权和自治权,管理本地 区的国家事务和本民族内部事务的一种政治制度。〔4〕(P229)民族区域自治的重点 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国家结构:以单一制国家为主,民族自治区和其他行政区一样,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 可分割的一部分,都是地方行政机关,都必须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另外,我国社会 主义的国家性质还决定了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谷 禾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十年边疆民族事务管理机制与政策
浅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民族心态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