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世界视野(1)(2)
2015-03-06 01:22
导读: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而言,开展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比较研究,可 以使我们从哲学形态的整体上考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中国马
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而言,开展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比较研究,可 以使我们从哲学形态的整体上考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 质、理论来源和思维方式,从而把握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殊性。这是我们对中 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定位研究。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于20世纪初,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时间上几乎同时,在 理论上也都以苏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出发点,然而在对待苏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态度上 ,则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截然相反。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批判苏俄马克思主义哲 学中产生出来的。柯尔施曾经明确指出,他提出“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就是为了标 明他们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全不同于苏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的马克思主义哲 学形态。与之相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传播苏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在基本原理和理论框架上基本遵循了苏俄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不仅如此,在尔 后多年的哲学创造中,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一直认同苏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而对西方 马克思主义哲学持批判态度。即使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加强了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 究,也依然难以把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合理思想有机地纳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相 反,学术界对于苏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论怎样激烈地批判它的基本理论,而在思考哲 学问题时,却还是遵循了它的思维方式。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穿新鞋,走老路”,却 不思考为何如此。其实,只要比较一下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传统就不难看出,这种 现象出现的原因就在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本身。20世纪初,中国和俄国同处于自 然经济形态,都受到西方现代化的冲击,因而面临同样的哲学问题。这种种相同性决定 中国只能走俄国的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上也只能选择苏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使自己成为东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部分。就是在今天,中国也还未进入发达 工业 国家 ,特别是在经济体制的转型期,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仍然是中国 社会 发展的主题 。生活在这样一个 时代 、这样一个民族的哲学家,又如何能够超越原有的哲学传统和由 其决定的哲学思维方式呢?从这一角度进行思考,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状就变得非 常容易理解了。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当然,我们绝不能由此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等同于苏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在理论上采取了苏俄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但一开始,中国马 克思主义者就只是把苏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作认识论和 方法 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 造上,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还是结合中国革命的现实,通过与中国思想界的论战,对哲学 与 科学 、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性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关系等问题, 都做出了自己的解答,创造出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李达的《
社会学大 纲》、毛泽东的《实践论》,都把实践置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位,强调马克思主义哲 学本质上是实践的唯物论。这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和阐释,明显地不同于苏俄马 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而今天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苏俄马克思主义哲 学传统的差别就更大了。这已是不言而喻的事实。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论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真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