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领导干部道德底线问题(1)
2015-05-07 01:01
导读:政治论文毕业论文,浅谈领导干部道德底线问题(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为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和各级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新情况,党
为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和各级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新情况,党中央和中央纪委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反腐倡廉的政策文件,今年初又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这不仅是从制度层面遏制腐败,规范廉洁从政行为,也是着眼于解决领导干部的道德底线问题。 所谓领导干部道德底线,就是廉洁从政最低的限度、最起码的准则和最基本的要求,是道德与否从量变向质变转化的关节点。它是一个由多方面道德规定构成的体系,像一张大网,托着领导干部的良心和灵魂,谁挣脱了它,谁就会掉入罪恶的深渊。我们应当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正确把握和科学运用领导干部的道德底线,构筑道德屏障,使各级领导干部坚守道德底线,走出一条既靠制度约束又靠道德规范的反腐倡廉的新路子。 一、高度重视领导干部道德底线问题 做人要讲人品,做官要讲官德。领导干部道德建设有道德上线和道德底线两个方面的要求。道德上线是追求的目标和导向,道德底线是存在的基础和条件;仅有道德上线是不够的,仅有道德底线也是不行的,这两个方面不可偏废,不可或缺。长期以来,我们党一直重视领导干部的道德上线建设,树立了张思德、白求恩、焦裕禄、孔繁森等众多先进典型,目的在于为领导干部树立标杆,提倡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这无疑是非常必要、重要和正确的。正是由于党的积极倡导和先进人物的模范带动,我们党在各个时期才有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领导干部,才保证了党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但同时应当看到,我们对领导干部道德底线方面存在的问题重视不够,抓得也不够。对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来说,只有道德上线的倡导而没有道德底线的约束,就如同一个“漏斗”,掉队的会越来越多。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不少领导干部守不住底线,成为腐败分子,给党的事业和形象造成为极大损害。因此,当前必须把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解决道德底线问题提上议程、摆上位置。从全局看,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迫切需要领导干部坚守道德底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党的道德准则。我们坚持了这一条,就能走出执政兴亡的周期率。人民群众看党是否坚持了这一条,主要看身边的领导干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如果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个人捞好处的领导干部越来越多,如果与民争利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领导干部就失去了从政操守,不是真心实意而是虚心假意、不是全心全意而是三心二意,这样如何能赢得老百姓的拥护?因此,各级领导干部的道德问题,与党的生死存亡具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守住从政的道德底线,也就是在维护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忽视和放弃道德底线建设,无异于逐渐放弃党的执政地位。从根本看,反腐倡廉制度建设需要充实完善领导干部道德底线建设的内容。中央高度重视制度建设,依靠制度反腐倡廉,对领导干部管理和约束的制度规定越来越多、越来越缜密,但是在这些制度中,缺少对道德进行管理和约束的内容。或者说,在制度规定中,硬性的东西比较多,软性的东西比较少;管行为的规定比较多,管心灵的东西比较少;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一手长一手短、制度建设和道德建设不配套的情况。从领导干部产生的源头分析,突出表现为:在干部选拔上,看思想政治表现情况,主要看政治方向、政治观点等“大节”,而对道德底线筑得牢不牢、有什么缺陷,视为“小节”不予重视,更没有把道德作为硬性指标,落实到实际操作中;在公开选拔中,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很难把人的道德水准考出来;在民主推荐、民意测验和干部考察中,由于道德指标没有量化,加上人们对谈话内容跑风漏气的担心顾虑,很难把握被考察者道德的全面真实状况,这也是产生“带病提拔”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干部考察的道德评价体系,将其作为建立科学的干部选拔制度的重要内容,真正从制度层面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要求;迫切需要把道德内容纳入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中,以此形成系统的领导干部道德管理制度,成为旨在管住人们思想和灵魂的一个体系。 从源头看,少数领导干部腐败主要是道德底线出了问题。道德失守,行为失节,领导干部只要在道德底线上出了问题,就很难不发生腐败问题。那些因腐败落马的领导干部,在反省时,哪个不讲出一些道德方面的问题呢?领导干部的道德底线,就像大楼的地基,地基打得牢固,楼才建得好、建得高;反之,楼要么建不起来,要么盖得越高越容易倒塌。一些领导干部为什么表面看着好好的,但一下子就落马了?就在于他们的道德地基本来就打得不坚实,有的已经被严重腐蚀,出现了很多的裂缝、漏洞甚至破损,已经支撑不住向下坠落的灵魂的压力。那些领导干部突破底线、跌入深渊、走向腐败,有其个人的原因,也有组织的责任。他们平时接受的主要是道德上线的引导教育,在道德底线方面很少接受到具体的指导帮助和诫勉提醒。在现实生活中,道德问题甚至还被当作领导干部的个人问题、隐私问题,组织不重视,大家不愿谈。人们常常以没有道德法庭为由,忽略了从道德的角度约束领导干部的行为。久而久之,一些人本来就缺失的道德基础,随着职位的提升和权力的加大而变得更加薄弱;他们就会越发忽视对自己道德方面的要求与约束。总有一天,道德底线会开始崩溃,腐败问题也就随之发生了。 从思想观念看,需要跳出领导干部道德底线建设的误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要不要讲道德底线、讲道德底线有没有用等问题,人们存在着模糊认识;有的还产生了道德底线“标准低了、内容空了、约束软了”等错误看法;有的甚至认为把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要求提得越高越好,越高越能体现党的先进性,而强调道德底线会降低对领导干部的要求,影响领导干部队伍的形象和党的形象。其实,在当今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形势越复杂,越要加强道德建设;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越要坚守道德底线。从当前实际出发,做到追求最高道德目标和坚守最低道德底线的统一,这才是当代共产党人应当坚持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 二、全面把握领导干部道德底线建设的主要内容 做官先要做人,好官必是好人。毛泽东同志在那篇《纪念白求恩》的著名讲话中,提出要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也是从做人的角度对全党提出的思想道德的要求。因此,要紧扣做人的基本准则,把握好领导干部的道德底线。 第一,思想道德底线。这主要是世界观的底线,重点要解决“为谁活着、用什么武装”这个根本问题。这是一个始终没有解决好的老话题,也是一个始终要求解决的新课题。“文革”时期虽然强调狠斗私心,但在错误的政治路线下,是不可能解决好这个问题的,只能把这个极其重要的问题给糟蹋了,以致人们谈到这个问题时,总是同“左”的思想路线和观念联系在一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社会给“私有”和“私心”应有之地,又给人们造成了另一种错觉,好像不需要强调克服私心杂念,不需要净化心灵,不需要摆正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了。这种状况必须彻底拨乱反正。领导干部不同于普通群众,必须把为党和国家的事业活着、为百姓谋福利活着、为社会服务活着放在首位,其次才是为自己和家庭活着。如果把个人追求名利地位和家庭的幸福放在首位,那就突破了应当具有的世界观底线,就会出现诸如用错误的政绩观指导工作,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个人对职位和利益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
放松要求、贪污腐败等问题。领导干部不同于普通群众,还在于必须用马列主义作为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自己怎样活着、怎样为人民谋福利的指明灯,不能信奉宗教和迷信,这也是不能突破的底线,如果突破了,就会迷失方向。 第二,政治道德底线。这主要是对正确的社会发展道路的拥护和践行。当前,我们正在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项史无前例的伟大创造,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艰辛的探索。鼓励和支持探索,但不允许反对和背离,这就是领导干部应当坚守的政治道德的底线。我们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在入党时都宣誓过“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我们党顺应了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意志,在党章中规定了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如果领导干部的言行背离自己的誓言,背离了党章要求,那么这种宣誓就是一种欺骗,就是政治上的不道德。 第三,职业道德底线。作为领导干部,最重要的职业道德是勤政和廉政。如果“在其位不谋其政”,不仅因占着位置使别人失去了为社会服务、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而且因不做事、不做好事贻误发展时机,影响人民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讲,那种在兢兢业业的工作中犯了一些错误并认真改正错误的领导干部,比那些不勤政、不作为、不敢管理、不坚持原则的领导干部,在职业道德上要好得多。职业道德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廉政。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当官,这句话生动而又雄辩地说明了当官与发财的矛盾关系。如果既想当官又想发财,就突破了职业道德的底线,就可能出现腐败问题。当然,我们也并不一概反对领导干部谋求个人利益,底线在于是不是利用职权。有些领导干部,既是官员也是专家,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在规定范围内,为自己和家人谋取利益,这是正当的,不能混同于以权谋私。有些领导干部,在工作之余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或技能从事某种可以谋得利益的活动,比如写作、书法、绘画等等,也不能混同于以权谋私。这些都是在职业道德的底线之上的。 第四,伦理道德底线。家庭是领导干部道德水准表现的最重要的场所之一,也是当前道德发生问题、突破底线的一个薄弱环节。孝敬父母、夫妻和睦、抚育子女,既是做人的道德底线,也是做官的道德底线。古今中外,都看重这条底线。试想,一个连父母都不孝敬的人,能尊重人民吗?一个对子女都不尽抚养教育义务的人,还能领导和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吗?一个背叛家庭的人,能忠诚于组织吗?一个为了个人的官禄和快乐而抛弃在一起生活多年的妻子或丈夫的领导干部,还能做到道德服众吗?当然,“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确因感情问题而离异的不在此列。作为领导干部,不仅要遵守伦理道德,做孝敬父母、爱
家教子的模范,而且要成为引导家庭成员遵守道德规范的模范。对于家庭成员中的不道德思想和行为,如果不制止,甚至任其借助领导干部的名义去谋取好处,做违反法律规定的事情,同样也是道德失职的,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领导干部就是从此处突破底线走向腐败的。家务事不是小事,虽然家庭道德问题隐蔽性强,但最能反映出领导干部的真实道德状况,在这方面突破道德底线的人,我们应对其高度警惕。 第五,生活方式底线。生活方式非小节,反映道德大问题。对领导干部这方面的问题,我们重视不够,抓得也很不够。一方面,在物质生活上要有底线。作为领导干部,应当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选择恰当的物质生活方式,不能羡慕老板的生活方式,非要想方设法坐超标的豪华轿车,非要偷偷地住别墅,非要戴几十万一块的世界名表,非要使自己变成先富一族等等,这都超越了领导干部的物质生活底线。另一方面,在精神生活上也要有底线。有的领导干部喜欢唱歌跳舞,积极参加集体组织的文体活动,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有的领导干部,整天沉醉于歌厅酒吧和女色,声色犬马,以此作为精神寄托,贪官背后多有情人,这种现象值得关注,如若放任自流,危害极大。还有的领导干部赌博成瘾,上班想着赌博,下班全力赌博,甚至用公款赌博,这就更突破了领导干部的道德底线,甚至是严重违法的行为。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不解风情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谈邓小平党的建设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