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世界进步潮流——学习和理解江泽民“三个(2)
2015-05-08 02:17
导读:应当指出,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客观发展进程,是现代高科技条件下经济社会化和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是伴随世界科技革命、信息革命、知
应当指出,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客观发展进程,是现代高科技条件下经济社会化和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是伴随世界科技革命、信息革命、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出现的必然趋势,它已经和正在为世界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对各国、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领域正在产生并将继续产生深刻的。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经济全球化已经为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实现超常规发展提供了可能。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完全证明了这一点。现在的问题不是哪一个国家应不应该参与经济全球化,而是各个国家如何顺应历史潮流,选择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最佳方式,力求把经济全球化对本国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降到最低限度。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当前第一位需要的仍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提升国力。同时,也要改革一些与时代进步潮流不相符合的观念和做法。总之,“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最大的
政治”。
二是面对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挑战,我们必须敏锐地把握其发展趋势,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这既是对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更是对当前科学技术重大作用的精辟概括,是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
当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正在朝着主要依靠知识创新和知识的创造性的方向发展。这一趋势,必须引起我们的密切注意。应当看到,这些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有一些高新技术产业,但大量的还是一般意义上的经济,甚至还有不少的经济,社会生产力还呈现着多层次发展的情况。对此,我们也必须有足够的认识。对于那些代表未来经济发展和制度进步方向的事物,我们要及时加以把握。同时,要结合实际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集中力量开发和运用最新技术成果,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争取在世界高新技术领域里有充分的发言权。否则,我们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将会越拉越大,这绝非是什么危言耸听,而是国际间关于高科技发展竞争的严酷现实。
中国大学排名 三
“要紧跟世界进步的潮流”,就是要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当今世界,高新技术正在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世界眼光和“海纳百川”的宏伟气度,善于吸收世界上一切文化的优秀成果来充实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处在当今世界特别是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形势下,作为一种先进文化不可能离开世界文明发展的大道,将自己封闭在一个孤立的文化圈中。而必须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融会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我国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因此,在学习、吸收外国的先进思想文化成果的同时,必须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只有深深植根于民族土壤,继承人类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才能发展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
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先进文化的产物,而且是人类新文化的创造者。中国现代历史充分表明,我们党自创立之日起,就密切关注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我们党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过程,就是我们关注世界先进科学文化前沿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先进科学文化的结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充分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一切成果,19世纪工人运动的经验和当时科学技术发展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完全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是从全部人类知识中产生出来的先进文化的典范,它不仅代表了当时人类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而且至今仍给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论的指导,马克思由此被西方思想界评为千年最伟大、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也是当之无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