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外出务工与农民现代性的获得(2)

2015-07-14 01:05
导读:本村的传统手工业制品是水勺和竹筷等。这一手艺已相传7代。1958年“大跃进”村里的树木、竹林被连根拔除,这种“草根工业”由此衰败。1981年实行承包


本村的传统手工业制品是水勺和竹筷等。这一手艺已相传7代。1958年“大跃进”村里的树木、竹林被连根拔除,这种“草根工业”由此衰败。1981年实行承包责任制以后,手工业者都自立门户,村集体办的手工加工企业随之瓦解。现在,村民家庭加工生产的主要有竹筷、水勺、高梁扫帚、豆腐等。

以上分析表明,钟水村是个传统型纯农业村落。但改革开放以来,开始了本村现代化的步伐。从整体上来看,电力、公路、大众传媒、体制变革、外出务工,特别是外出务工成为促使村落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转向现代的重要动力。

电的导入是促使钟水村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的关键因素。1978年以前,村里年年靠吃返销粮、救济粮度日,原因就是缺乏电力,不能把村边的河水抽上来灌溉农田。1978年政府投资解决了生产用电,几年后摔掉了吃返销的帽子,而且每年还上缴1万斤左右的公粮。1979年,政府又投资1万元,解决了本村的生活用电,有了照明电,人们晚上可以看电视、听收音机、读书、打牌聊天等等。电的导入是村民开始获得现代生活方式的基本物质条件。

交通条件的改善是本村走向现代的另一重要条件。过去,村民进城赶墟,要乘渡船,路也全是石板小经,不能通机动车。1982年有了公路和桥梁以后,村民赶墟、走亲戚改乘“乡村巴士”(手扶拖拉机),十分便利,扩大了本村与外界的联系和开放程度。

过去乡邮每星期才送1次信件,现在每两天就送1次信件报纸。过去农民搞副业、“抓现金”,有一定的制度约束,个人副业收入的一部分要上缴集体,同时农民也没有外出流动的自由。因此外出搞副业的人很少,当时钟水村就只有3人。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农民家庭拥有自主经营的权利,政策鼓励农民多种经营,增加副业收入,因而从1984年开始,外出务工、抓副业的人数逐渐增多,到1989年出现高潮。初时,村民只是在县城或附近一带找事做,后来逐步流向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据嘉禾县有关部门统计,1993年全县外出务工人员5 6万人(主要南下广东), 仅邮寄回的钱就达1 6亿元。现在政府支持农民外出打工,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管理和服务,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农村生产组织形式的更新,政府管理职能和观念的转变,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这是农民能够外出务工,从而增强现代意识、获得个人现代性的政治条件。

二、外出务工与个人现代性获得

在一个长期封闭的纯农业社会,村民不投入外界的工业化浪潮,就不可能直接体验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脉搏。外出务工就是村落农民体验现代工业和都市生活的行为。

笔者从以下方面,分析钟水村外出务工对人们获得现代性的作用和表现。

(一)离开村庄的频度

传统人趋向于固守家门,不愿接受新的生活方式和新观念。而一个具有较多现代性的人,则愿意远离家园,体验和适应新的生活方式,谋求更多的自我发展机会。美国学者英克尔斯曾经描述了这两类人的特征〔2〕。

钟水村农民的外出地主要是珠江三角洲一带,离开家乡有500多公里。调查发现,许多人1年多次往返。一是他们大多不能丢掉家庭的农业收入(参见表3),需要兼顾两头;二是本村许多外出务工者主要在厂外干苦力,大体上属于英克尔斯所描绘的城市非工厂工人。与进厂打工者(即英克尔斯所谓的工厂工人)相比,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比较差,但不受企业过于严格的规章制度的约束,拥有更多的流动自由。因而,他们往返村落的频度大,既在家“抓粮食” 又在外“抓现金”〔3〕。

表3钟水村人口与劳动力调查统计表

项目 人口 劳动力L 外出劳力FL FL/L(%)

础徕脚 112 40 38 95.00

新屋场 237 140 66 47.14

老屋场 213 117 44 37.60

合计 562 294 148 50.34

(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适应性是人的潜在能力。传统人习惯于传统的生活方式和规范,对新的生活环境及社会关系的适应能力比较差。现代人则不仅能够理解和尊重传统,更重要的是他具备较强的适应新生活方式的能力,从而获得更多的自我发展机会。钟水村打工者的经历表明,在外经历的时间越长、越复杂,就越能适应当地的社会生活环境。
上一篇:从权利政治学到公益政治学:新自由主义之后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