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对斯大林—苏联模式的否定((3)

2015-07-19 01:12
导读:斯大林认识不到社会主义国家也是整个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强调苏联具备建设社会主义所需的一切,在完成工业化后便开始关起门来搞建设,第二次世界

  斯大林认识不到社会主义国家也是整个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强调苏联具备建设社会主义所需的一切,在完成工业化后便开始关起门来搞建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错误地认为:“两个对立阵营的存在所造成的经济结果,就是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瓦解了,因而现在就有了两个平行的也是互相对立的世界市场。”[13]长期的封闭与孤立严重制约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斯大林去世后,苏联领导人曾试图进行改革,但是,并没有根本改变斯大林模式,也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这一模式的弊端。苏联的体制模式面临着深刻的危机,积重难返,历次改革都没能解决问题,苏联剧变表明斯大林-苏联模式是没有生命力的。
  
  二、中国对苏联模式的认识及对苏联模式的抛弃
  
  邓小平说过:“坦率地说,我们过去搞社会主义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问题。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1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际上走的是一条去苏联模式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人对苏联模式的认识经历过一段曲折的过程。在建国之初,新中国实行新民主主义政策,这是符合中国特点的,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当时我们认为苏联是先进的,我们是落后的,急于按照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从1956年苏共二十大开始,苏共揭开了斯大林问题的盖子,促使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党的八大和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等对苏联模式的弊端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随着中苏分歧的扩大和对赫鲁晓夫的误解,中国开始照搬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1958-1976年,毛泽东基本继承了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理论,苏联模式所犯的错误基本上在中国重新实践了一遍:搞大跃进,走人民公社道路,消灭个体农民;强调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都存在资产阶级,并存在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强调阶级斗争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后来又进一步发展成“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搞“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在经济建设中排除市场经济,不承认价值规律的作用。十年动乱,使中国经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邓小平是较早认识到苏联模式弊端的人,早在1975年8月,邓小平就认识到:“工业支援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是工业的重大任务。工业支援农业,农业反过来又支援工业,这是个加强工农联盟的问题。工业越发展,越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15]1985年他又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16]中国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经济规律办事,这样做正是对斯大林不顾生产力水平变革生产关系做法的否定,是回归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所以邓小平说:“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问题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17]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左凤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发展的逻辑前提
“以人为本”的三维规定
上一篇:虚拟与现实:对“网恋”现象的理论分析(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