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2)
2015-09-19 01:05
导读: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M)]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阶段(1992—2002) ヒ越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
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M)]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阶段(1992—2002)
ヒ越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这种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党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和对党的现状的科学分析的成果,也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科学认识的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不等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是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所创造的全部新思想、新观念和新论断的总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坚持执政为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二个伟大成果。这一成果的理论特点是,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规律。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阶段(2003—现在)
ヒ院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第三个伟大成果。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在吸收人类现代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在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为解决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问题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统筹协调。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特点是,科学回答了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和为谁发展的问题,进一步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プ凵纤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萌芽于毛泽东,形成于邓小平,发展于江泽民,完善于胡锦涛。这里讲的发展和完善都是相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还没有结束,因此,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任务还在继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
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和结构
ビ捎谥泄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所以它的内容和结构也是经常变动发展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3]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大体系,它是由若干小体系组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本身都有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人们构建的。在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问题上,学术理论界有不同见解。有的主张按基本观点构建,有的主张按基本理论构建,有的主张按基本范畴构建,有的主张按理论板块构建,有的主张按理论的不同层次构建[4]。我们主张按理论板块构建。我们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和结构是由以下理论板块组合的。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ァ吧缁嶂饕灞局剩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373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从而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道路,指明了方向,奠定了理论基石。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ド缁嶂饕宄跫督锥问翘刂肝夜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必经的一个阶段。这一理论是对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这一判断为我们制定正确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