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消费社会研究(1)(3)
2015-10-09 01:03
导读:当然,消费社会的形成缘于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结构性变迁,除我们通常所注重的作为物质因素的经济基础之外,还有某种精神因素的作用。例如,韦伯在
当然,消费社会的形成缘于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结构性变迁,除我们通常所注重的作为物质因素的经济基础之外,还有某种精神因素的作用。例如,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对资本主义发展历史中精神因素的考察表明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之间存在着某种亲和性,他发现历史上很多地区都曾出现过大量的“资本”,但并没有由此发展出现代资本主义,所以“近代资本主义扩张的原动力”,“不在[供资本主义使用的]资本额从何而来,最重要的,在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近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就是“理性的行为与企业组织”,新教伦理实际上是将宗教的精神氛围导人经济领域,可以说新教伦理是造成经济生活合理化的重要原因,经济生活合理化又有助于创造出所谓的“资本主义精神”。应该说,在机器大工业时代,制约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生产规模的扩大,由此需要资本积累、节俭禁欲;而进入20世纪,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的危机在于无限的生产能力与有限的产品销路,凯恩斯就将资本主义的矛盾归结为有效需求不足,1929年的“大萧条”便是最好的例证。于是,消费就凸显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逻辑,他说:“19世纪发生在生产领域中的那个生产力合理化进程在20世纪的消费领域中得到完成。”
鲍德里亚对现代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特征的认定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都成为了消费品,以至在今天,但凡不能成为消费对象的东西,人们一般都不会认定其有存在的价值。第二,消费品的普遍存在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提供着合法性依据。第三,消费的“个性化”使人们罹患消费“强迫症”,只有将自己的一切都置于消费之中,人们才获得安宁感与实在感。当消费之光弥散到整个社会生活领域中,鲍德里亚就需要对消费社会展开批判性研究,这种研究遵循着双重逻辑线索——马克思的以生产为核心的资本主义批判与巴特、列菲伏尔、德波的符号学理论。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郑飞 王时中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走出否定精神文明价值的认识误区
生态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