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8)
2015-10-29 01:21
导读:自然的既然无效,那我们就只能求助于人为的。历史上封建贵族的专产专卖也是人为的,但他们只讲一己私利,而我们则全凭技术质量;当年斯大林的计划
自然的既然无效,那我们就只能求助于人为的。历史上封建贵族的专产专卖也是人为的,但他们只讲一己私利,而我们则全凭技术质量;当年斯大林的计划经济也是人为的,但他那是量的平衡,而我们则重在质的代谢;并且这时里的代谢又要比资本主义粗放的市场竞争体制来得更为积级,更为合理;因此,我们可以把我们所要构建的这种更进步的经济体制称做技术竞赛体制。
技术竞赛得以成立的前提,首先要技术公开。因为既叫竞赛,那参赛信息就必须得让裁判、选手与观众都能看得清,这样的竞赛结果才具有权威性,以后要亮黄牌红牌才具有说服力;否则若全凭裁判给一个一个地捏弄,那就很容易造出权力黑幕,不成其为竞赛了。
在市场竞争体制之下,企业的技术都是密码锁着的,广告裹着的,现在突然要他们把宝贝都亮出来,留不得一手,确也有些难于割舍,但在技术竞赛体制之下,技术要参加竞赛就不能保密,要保密就不能参加竞赛,而不参加竞赛的,其产品又决不允许进入市场。
历史上贵族的专产专卖权是他们的祖先出生入死服务于社会得来的,现代企业的机密技术也是他们先前投资开发得来的,资本主义社会取消贵族的专产专卖权,与社会主义社会取消企业的技术独知权,在性质上是一样的。科技时代的知识共享,就等于物质生产时代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当然,技术公开并不是要取消生产专利,被公开了的技术,社会应确保其只限于被用作新技术开发的参照,选择与代谢的依据。或者说,技术交给社会是产品进入市场的前提,专利得到保护又是技术交给社会的回报,如果技术不能为社会所知,那社会还有什么理由放其产品进入市场并给予专利保护呢?——如果说专利保护是以纳税为前提的,那侵权产品岂不是纳了税就可以进入市场了?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竞赛还有一条法则,那就是不管你以前如何地了不起,单论你现在怎么样,并且现在的这个“怎么样”乃是在与他人同起点的情况下取得的,而技术开发的同起点,就在知识共享。
技术竞赛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决出同类同档产品中的需要淘汰者,并逐次缩小其市场空间,加速淘汰。
当然,技术竞赛又不可避免地会决出同类同档产品中的优秀者,这也有代做广告(这又是企业将其技术交给社会所应得的回报),鼓动垄断,遏制多样化的弊端,但这个弊端可以用缩短专利保护时间做弥补;同时,技术公开了以后,新技术开发的格局将趋于分散,技术换代的频率也将很大地加快,垄断的形成也是很不容易的事。
技术竞赛的意义,首先是可以把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社会性的经济危机,化解为社会主义经常性的劣势生产的经济淘汰,从而使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持续性。
技术竞赛更为积极的意义还有,它可以把资本主义资金决定的商品生产模式,转变到社会主义的技术决定去;从而使社会生产的发展,由“因收益递减而不得不报费旧设备,放弃再生产”,转变到“为递增收益而积积地开发与使用新技术, 立足于高生产”;使社会消费的取向,由“能用就用,磨损报费”,转变为“新颖就用,过时作费”(这也与消费结构中精神比重的上升与产品的知识内涵增大有关系);最终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
把科技时代知识决定的生产原则,引入到工业时代,也可以把人们长期以来投之于财富的主要精力,切实转移到科技与知识上去——这就如工业时代资金决定的生产原则,曾使人们投之于土地的主要精力,转移到工业与财富上去一样——从而在社会上真正形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求真务实的社会主义新风尚,这样,资本主义充满铜臭,赌胆子、斗骗术的社会风气就自然失去了市场。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六。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
说起政治,人们很容易就会想到专制与民主,专制就是少数人决定国家与社会事务,民主就是多数人决定国家与社会事务。除此以外还有什么吗?难道“无人”与“非人”也能做出什么决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