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台湾“民主乱象”的启示(1)(2)

2015-12-09 01:41
导读:更重要的是,台湾人民政治上的成熟。龙应台女士在台湾第一次罢免案表决日撰文,指出: 今天,是一个光荣的日子。将来的历史会写到,在2006年6月27日


更重要的是,台湾人民政治上的成熟。龙应台女士在台湾第一次罢免案表决日撰文,指出:

今天,是一个光荣的日子。将来的历史会写到,在2006年6月27日这一天,台湾人行使罢免权,督促一个总统下台。

不论今天的罢免结果如何,台湾人民又在华文世界的民主进程和宪政史上,竖立了一个全新的里程碑。 

表面上,台湾一片动荡;人们每天看见、听见,被铺天盖地包围的,是电子媒体的夸张和耸动、街头巷尾的挑衅和喧嚣、丑闻弊案的揭发或遮盖、领导人物的尊严扫地、意见菁英的各说各话。民主似乎堕落成只剩下政治操作的尔虞我诈;价值的混淆,是非的颠倒,社会互信的严重腐蚀,使人开始怀疑,这一切是否值得。

但是,你不能不看见,在这喧嚣混乱的同时,人民在集体补课,补修在威权时代里不准你修的公民课。  

每一件贪腐弊案的揭露,都使政府的权力运作增加一分透明。每一篇对金融勾结的报道,都使人民对公共政策多一份警惕。每一次政治人物的演出,都使人民更熟悉他的伎俩,看穿他的破绽,认清他的品质。不要小看了台湾人民,台湾人民在弊案中累积他对权力本质的认识,在喧嚣中磨利他对政治人物的判断,在纷纭中加深他对公共政策的理解,在混淆中培养他对真伪价值的辨识。 他挣脱了权威的束缚,实践过选举,实验过公投,现在,他再跨出一步,敢于尝试罢免。罢免可以不成功,但是人民已经给政治人物一个清清楚楚的警告:我可以选你,就可以罢免你。

世界上没有人能否认:台湾有的,是整个华人世界里政治敏感度、成熟度、自主性最高的公民群体。  

龙应台女士的论述是精辟的。但是,面对中国国民的精神特质,我们如果在大陆这边实行民主,考虑到大陆的情况更加复杂,就不能不在起始之时就更加小心。这就带出下面第二个启示。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中国国民的劣根性使得中国大陆的民主改革必须慎重稳妥

鲁迅先生早就深刻地批判中国国民的劣根性,他笔下的阿Q、吃革命英烈人血馒头的看客、祥林嫂和润土兄等,都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这种劣根性。无独有偶,台湾的著名作家栢杨著有《丑陋的中国人》一书,同样痛切地揭露着包括台湾人在内的中国人的劣根性。 “大师”李敖尤其看不起台湾人,不断地用种种嬉笑怒骂的方式,批判台湾人的劣根性。其实台湾人的劣根性也是全体中国人的劣根性。

这种国民的劣根性,不仅仅是鲁迅先生所指出的“不幸”而“不争”所表现出来的权利意识和斗争精神的缺乏(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归纳为“公民意识”),而且包括了更多的内容,如自私、冷漠、麻木、偏执、粗俗、浅薄、势利和缺少公共精神和公共道德等等。

在讨论中国民主改革时,一个经常被提及的问题是中国人民的民主素质。赞成改革者咸以为中国人民不存在民主素质问题,反对改革者则往往以中国人民民主素质低为理由反对改革。

从台湾的经验看,人民的民主素质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否认它的实在性。

这从民进党的基本盘也就是绿色选民的特征可以得到佐证。这些选民虽然对民进党特别是陈水扁的腐败不满,但是,他们的“意识形态”和行为规则是:宁可要腐败的本土政权,也不要清廉的外来政权。因此就出现了常人难以理解的群体政治行为特征:不是以个人利益或“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和标准,而是以类似于宗教的偏执和狂热情绪为驱动。这种非理性,占据了台湾地区人民的相当多的比例。

这使我们想到大陆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的狂热。为了一种所谓的崇高的理念和主义,人民既被统治者当成操弄的工具,反过来,在台湾选举民主的环境下,这种狂热又逼迫统治者或领导者更加极端化和权术化。民进党虽然党格尽失,威信扫地,但这部“选举的超级机器”就是摇摇欲坠而不倒,泥牛过海无大失。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上一篇:关于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几个问题(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