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从外因来看,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那种社会主义是在欧美发达国家几乎同时胜利的社会主义。而俄国社会主义只在一国胜利并长期处于世界资本主义列强的包围之中。俄国要花很大、很多力量去对付资本主义的包围,这也注定了它不可能短期内建成标准的社会主义。具体来看,苏联的经济模式、政治模式、文化模式都是有社会主义内容的,但是又都有弊病。
在经济模式方面,苏联有很大成就。它实现了国家工业化、电气化,消灭了各种私有制,实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这就是苏联经济模式中的社会主义的本体。同时,苏联实行国民经济计划化,保存了生活资料和消费品的市场。在按劳分配方面,工人阶级实行8级工资制,农民则是按劳动日记工分,干部实行等级工资制。但是这个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有很多弊病。按照苏联1936年宪法的规定,苏联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有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苏联的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产权并不明确归工农所有,公有制被严重地空泛化了。公有制在颇大程度上是官有制。无论是国营工厂还是集体农庄都是由国家权力和官员掌控,所以1991年苏联剧变时没有工农大众奋起保卫社会主义公有制。此外,苏联共产党还培养了一个高薪官僚特权集团。官僚特权集团的高工资和低工资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1936年,高低工资的差距是30多倍;到1953年斯大林去世时,差距是50多倍;到80年代勃列日涅夫时期是100多倍。这个高薪官僚特权集团是阻碍苏联改革的特殊利益集团,他们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掘墓人。普通干部实行的是有严重平均主义倾向的按劳分配,而高级干部实行的是特权主义,这很不公平。苏联并没有吸收资本主义经济市场化的积极成果。苏联实行的计划经济实际上远不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那种计划经济,而是政府统制经济。苏联领导人只看到商品市场经济的消极方面,没有认识到在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基础上是难以建成社会主义的。
在政治模式方面也有成就。苏联宪法第一条开宗明义规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为工农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规定:苏联之政治基础为劳动者代表苏维埃。苏维埃本是俄文普通名词音译,意为会议。十月革命前俄国工农在罢工斗争和武装斗争中选出代表,召开代表会议进行决策,民主选举领导人。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成为国家各级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第三条规定:一切权力属于由劳动人民代表苏维埃所代表的城乡劳动人民。但是一百二十六条又规定,苏联共产党是劳动群众的先锋队,“是一切团体和国家机关的领导核心”。这里面就提出一个重要问题。既然宪法规定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那么党怎么去领导人民呢?怎么去领导苏维埃呢?苏共实行的是以党代政制,结果苏维埃这个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被架空了。从苏联宪法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联消灭了所有的剥削阶级,实现了工农当家作主。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能说苏联的政治体制是同沙皇时代一样的。但是苏联的政治体制没有吸收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成果。
苏联政治体制的弊病是非常严重的。本文用十句话、五十个字来概括苏联政治体制的弊病。
个人集权制。国家的党政军三大权由一个领袖掌握。斯大林是第一个苏共中央总书记兼政府总理和武装部队总司令。
职务终身制。国家的党政军三大权的领导人是终身制。斯大林带头搞终身制,他从1922年开始担任党的总书记到1953去世,一共任职31年。
指定接班制。接班人也是斯大林指定的。斯大林原来选中曾经担任过他的秘书的马林可夫接班,后来他对马林可夫不太满意,嫌他太软弱,想换接班人。但还没来得及换,他就去世了。
控制选举制。苏联有民主选举,但是由苏共严密控制选举。苏联的选举并不是尊重选民意见的、自下而上的差额选举,而是等额选举。候选人大多是各级党委精心挑选的意中人。
消灭异己制。斯大林之所以能掌握大权,是由于他从1925年至1929年清除了党内三个反对派,大部分都被当作敌特处决或长期坐牢。到斯大林晚年,党内还有一些人不同意他的意见,他又准备清洗。但他还没有来得及清洗,就中风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