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3)
2016-02-07 01:11
导读: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改革作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它不是否定和抛弃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改革作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它不是否定和抛弃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首先,改革的对象是各种具体制度和体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基本适应的。邓小平指出:“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8]但他又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9]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如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这样邓小平就正确把握了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明确了改革的对象不是针对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而是针对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体制。其次,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10]要促进和加速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改革,使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符合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和水平,使上层建筑的具体形式适应经济基础。再次,改革的原则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既然改革是为了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就只能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取得改革的胜利,这就决定了中国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因而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邓小平说:“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11]改革有效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大幅度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基本矛盾动力观,为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为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社会主义发展动力思想提供了理论前提。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三、江泽民:创新动力观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观,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形势,结合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创新动力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学说,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学说的与时俱进。主要表现在: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蔡永海 郝军
新农村建设路上的扶贫主体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