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政策及其制度分析—在国家国土资源部政(5)
2016-02-20 01:14
导读:或许我还应该简单地提及,上述那种知识,由于其性质是无法进入统计数字的,因此也就无法以统计数字的形式传递给任何中央权威机构。这种中央权威机
或许我还应该简单地提及,上述那种知识,由于其性质是无法进入统计数字的,因此也就无法以统计数字的形式传递给任何中央权威机构。这种中央权威机构所必须利用的统计数字,应该是严格地通过分析事物的细小差别,通过将不同地点、品质和其他特点等项目作为同一类资源综合,以可能对具体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方法得出。因此,我们可以知道,根据统计资料制订的中央计划,由其本质决定,是无法直接考虑这些具体时间和地点的情况的,因而中央计划者必须找出一种方法,让‘在现场者’来作这种基于具体情况的决策。”
哈耶克有关时间与地点的探讨,已经成为信息与发展讨论的经典。根据这一讨论,我们可以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两类,一种是科学的知识,另一种是与特定时间和地点有关的知识。后者人们往往称之为地方知识、具体知识、特定知识等。人们常说的的因地制宜,也就是要充分利用“地方”知识。
科学知识是稀缺的,非常宝贵,因为代价很高,并且潜在的收益也非常大。这种知识,往往可以写在书本上,变成各种各样的定理、命题、理论,这种知识不怎么因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发生剧烈的变化。并且拥有这种知识的人,往往具有较高的地位,拥有较高的收入。这种知识,只能由特定的人,即知识分子来进行生产。但是,时空知识也是稀缺的,开发它需要一定的成本,而且需要不断地开发、学习。这种知识非常零散,并且易于随时空的变化而剧烈变化,因此每个人所掌握的知识都非常具有特定性,因而难以沟通、交流,也难以普遍化。每个人都对其他人具有比较优势。即使农民伯伯,也是如此。因此,毛泽东说,我们要向农民伯伯学习,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用哈耶克的话来说,我们通过努力拥有了学位后,还需要花很多时间来学习与时间空间有关的知识,其所花费的时间远远超过拿博士学位的时间。这两种知识都是重要的,轻视具体知识是不对的;而否定科学知识,也会出大问题:如文革时取消大学,知识分子全面下乡。地方知识没有学到多少,但是科学知识的开发和传播却中断了整整几代人。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一般来说,学者所拥有的知识绝大多数知识专业知识,这种知识必须与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的知识相结合,才能真正有用。人们所常说的,研究股票、分析股票的专家,给人咨询可以,但是自己去炒股,却赔得一塌糊涂,连本都捞不回来。用哈耶克的理论来分析,这是正常的,因为专业知识必须与具体的时间和地点的知识相结合,专家只有科学知识,在具体的时间和地点的知识方面缺乏优势,所以赔得一塌糊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运用强权把专家的知识强行推广,我估计大家都得赔得一塌糊涂。显然,用权力推广科学知识,难以充分利用具体的知识,使科学知识与具体的空间与时间的知识适当结合。
在政策实践中,科学知识与具体知识的不对称,主要表现在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之间的知识的不对称上。一般来说,上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的官员,级别较高,能够吸引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并且往往拥有很多一流的专家进行政策咨询,而地方政府,其级别往往较低,不太能够吸引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所拥有的专家的层次也会比较低,或者几乎找不到专家进行政策咨询。因此,除了极个别的例外,上级政府在科学知识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但是,由于地方政府是本地的政府,与本地人民在地理上比较接近,政府官员与当地人民生活在一起,在很多方面与当地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上级政府,往往是中央政府,则由于地理上距离比较远,中央政府官员往往一般只与首都的人民生活在一起,而首都人民的生活往往与全国各地的人民的生活有巨大的差异,因此地方政府往往在具体的时间和地点的知识上具有相对的优势,而中央政府则不具有地方知识方面的优势。
科学知识与地方知识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之间配置的不对称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对此,通过努力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的。但是要缓解这一不对称,首先是上级政府要在观念上不仅重视科学知识,而且还需要重视地方知识,不仅提高公共政策的科学知识的含量,而且还需要提高地方知识的含量,使得具有大范围影响的政策既能够包含科学知识,也能够包含地方知识,适应各个地区的需要。由于上级政府官员一般都受过高等教育,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但这样的官员往往倾向于忽视地方知识,并且认为自己了解全国许多地方的信息,比地方官员更加了解全局,殊不知,中央政府官员对地方的了解应该说是有限的,与地方官员相比,其了解程度总是不够的,因此在观念上使中央政府或者上级政府的官员重视地方知识,更多地了解地方的特殊需要,对于提高公共政策的质量是非常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