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3)

2016-03-21 01:08
导读:第八,更有利于用改革的精神来加强和改进执政党的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又实现了从

第八,更有利于用改革的精神来加强和改进执政党的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又实现了从比较封闭的环境下执政的党向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执政的党的转变。这两大转变都很深刻。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只有既坚持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执政的特殊规律,同时又充分认识在现代社会政党政治时代执政党建设的普遍规律,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解决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建设问题。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个正确的有效的途径。
第九,它是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由理论创新走向实践创新的一个中介。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由理论创新走向实践创新的重要关键。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创新。


参考文献:
1. 胡伟 :“把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解放日报》 2002年6月24日
2. 肖蔚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人民日报》 2003年01月21日
3.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0,31.
4. 那述宇. 政治文明的理论定位与实践思考. 前沿,2001,(9):14.
5. 贾洪芳: 浅谈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性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28.


上一篇: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中的逻辑错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