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3)
2016-03-21 01:08
导读:第八,更有利于用改革的精神来加强和改进执政党的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又实现了从
第八,更有利于用改革的精神来加强和改进执政党的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又实现了从比较封闭的环境下执政的党向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执政的党的转变。这两大转变都很深刻。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只有既坚持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执政的特殊规律,同时又充分认识在现代社会政党政治时代执政党建设的普遍规律,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解决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建设问题。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个正确的有效的途径。
第九,它是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由理论创新走向实践创新的一个中介。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由理论创新走向实践创新的重要关键。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创新。
参考文献:
1. 胡伟 :“把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解放日报》 2002年6月24日
2. 肖蔚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人民日报》 2003年01月21日
3.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0,31.
4. 那述宇. 政治文明的理论定位与实践思考. 前沿,2001,(9):14.
5. 贾洪芳: 浅谈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性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