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全过程跟踪审计法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2)
2013-10-05 01:40
导读:3 建设项目跟踪应注意的问题 (1)跟踪审计工作的定位作为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一方,跟踪审计人员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正确扮演自己的角色。务必保持审计独
3 建设项目跟踪应注意的问题 (1)跟踪审计工作的定位作为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一方,跟踪审计人员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正确扮演自己的角色。务必保持审计独立性,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在开展跟踪审计过程中防止两种倾向:一是越俎代庖,大包大揽。应正确处理好与基建、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关系,明确各自职责和权限。保持审计的客观性、独立性、公正性,避免的发生。二是将跟踪审计工作等同于传统的事后审计,将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与工程建设的其他工作隔离开,只关注工程造价,不能动态地监督全寿命过程各阶段运作是否正常,也不能为工程建设提供合理、有效的审计建议。因此,审计工作一定要定位准确。
(2)提高跟踪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传统审计工作重点放在事后对数据和文字资料的审核上,审计人员很少深入施工现场,不了解新工艺和新而可能会导致审计结果失真。再加上部分审计人员对全过程跟踪和方法
缺乏了解,思想还停留在传统审计模式,从而使跟踪审计工作流于形式。因此,要高效地开展跟踪审计工作,首先要提升审计人员的素质,强化审计人员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树立崇高的工作责任感和职业;其次,改进工作方法,完善,让审计人员充分了解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理论,制定出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制度和实施细则,保证跟踪审计有效实施;最后,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注重审计人员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质量。
(3)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案由于建设项目具有独特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是一次性非重复性工作。因此,跟踪审计方案必须与工程项目相适应,切忌生搬硬套,否则非但不能起到性作用,反而让被审单位认为跟踪审计只是走走过场,搞形式主义,降低了审计的权威性。因此应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项目特征、不同施工方案,有针对性地制定跟踪审计方案,使审计方案切实可行,真正对审计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4)设置审计查证作业关键控制点根据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工程造价的形成与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内的各个阶段都密切相关。因此开展跟踪审计时,应当以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为主线,对建设工程全寿命过程实时跟踪。为了保证跟踪,应对建设工程全寿命过程中对工程有较大影响的环节予以重点关注,在实施审计时,可在设计、招投标、签订、设备材料采购、工程施工、竣工验收、变更签证、索赔和竣工决算环节设置审计工作关键控制点,制订各环节跟踪审计细则。确保建设项目投资得到有效控制。
4 结语
开展跟踪审计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跟踪审计;加强对投资效益的审计评价,采用多种方法对公用、公益投资的效益进行评价,符合绩效审计这个大方向。工程审计应当实现从传统审计向管理审计的延伸,将事后审计变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跟踪审计,按照全方位、全过程的审计要求,做到关口前移、全程监控,在全面全过程的审计中找准工程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以规范工程建设行为,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促使工期、质量、功能和投资最佳化,争取最佳投资效果。
げ慰嘉南转
[1]@姚梅炎,冯彬.投资项目审计工作手册[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
[2]@刘钟莹,徐红.工程造价与招投标[M].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3]@陆惠民.工程项目管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4]@尹贻林.工程造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5]@贾震.中国建设项目审计案例[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6]@戚安邦,孙贤伟.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理论与方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7]@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高等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