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的若干对策(1)(2)
2014-02-09 01:40
导读:5.盈利预告内容随意更改。盈利预测不准的问题由来已久。有统计数据显示,1997年至1999年新发行的公司,大多数不能完成招股 说明书 上所作的盈利预测,
5.盈利预告内容随意更改。盈利预测不准的问题由来已久。有统计数据显示,1997年至1999年新发行的公司,大多数不能完成招股
说明书上所作的盈利预测,有的甚至在当年就出现亏损。在2000年实行融资的公司中,有123家曾对当年的盈利进行过预测,但只有61家完成了其所作的预测。大多数公司的盈利预测充其量只是画饼充饥。上市公司盈利预告随意更改,有的公司预计基本可以实现扭亏为盈,结果却出人意料地发布预亏公告。
二、会计信息透明度的评价标准
会计信息透明度指透过会计信息,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及时、明确、清楚地知道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以及这些经营活动的后果,从而得到清晰、完整、可比、不失真的影象。
有效资本市场假说根据市场价格反映信息量和速度的区别,把有效市场分为三种类型:弱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和强式有效市场。市场价格反映信息量越大,反映信息的速度越快,也就是说,会计信息越透明,市场越有效。证券市场不能保证每一个投资者在证券交易中对相同的信息作出相同的判断,更不能保证每一个投资者都同样获利,但是法律必须作出保证,每一个投资者可能获得相同的信息。同体育竞赛一样,法律不能保证每个人都同时达到终点,但必须保证每个人同时拥有共同的起点。只有向投资者和财务报告的其他使用者充分披露相关、可靠、及时的信息,才能提供一种“平等的交易环境”。理性投资者在一个有序运作的证券市场上做出相互影响的决策时,这一市场才会变得有效。
会计在有效证券市场的环境中,采取的措施是充分披露,提高市场的透明度。证券市场处于弱式有效或半强式有效时,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才可以改善市场效率。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在所有者与经理的委托代理关系中,许多契约的形成和考核都是建立在会计系统的基础之上。不直接参与经营的所有者,为了防止经营者的偷懒行为,必然要求经理定期报告的会计信息越透明越好,他们愿与经理签定契约来对经理进行监督,耗费的监督成本有可能降低经理的奖金、分红和其他报酬,因此经理就有使监督成本保持最低的动机。披露信息成为管理当局降低代理成本的一种手段,代理成本越高,管理当局披露信息的动机就越强烈。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有利于降低代理成本。信号理论解释了证券市场上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高质量的或有好消息的公司将通过传递信号,提供透明的信息将其与那些较次公司区别开来,这些公司的股票价格将会上涨,而那些不披露的公司则被认为是有不好的消息,其股价将会下降。通过完全透明的披露,减少了外部用户判断公司前景的不确定性,外部用户将愿意以较高的价格来购买公布高质量信息的公司的证券。财务报告把内部信息可靠地转化为外部信息,增加双方信息的透明度,从而控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经济学理论从本质上论证了会计信息透明的必要性。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会计信息透明度应当从充分披露(提供隐藏在证券之后的任何完全真实的必要信息,供投资者选择)、及时性(在第一时间披露所有与投资者的决策相关的重大信息,减少内幕交易和信息不灵)、相关性(及时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具备导致差别的能力,有利于预测和反馈)和可靠性(不偏不倚地表述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避免倾向于预定的结果或某一特定利益集团的需要)四个方面作出评价。四个标准之间又是紧密联系,互相依存的。
会计信息透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受到会计信息披露、披露风险负面影响和披露收益与投入不对称及会计备选方案等的制约。
三、从内部会计控制入手,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
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缺乏透明度既有内部原因,还有我国特有的制度性外部原因。内部原因主要有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不完善,外部原因主要包括公司外部监管与会计制度执行中的问题以及中介机构的诚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