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的若干对策(1)(3)
2014-02-09 01:40
导读:1.公司内部治理与内部控制不完善。由于历史的原因,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造成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相互制衡关
1.公司内部治理与内部控制不完善。由于历史的原因,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造成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相互制衡关系的扭曲。大股东权力过大,股权过于集中,对其行为的约束过小,导致大股东更多地考虑自己的利益,甚至不惜损害其他投资者的利益。控股股东可以通过隐瞒不利的信息而获得巨大的实际利益,在利益效应或财富效应的激励下,控股股东存在强烈的阻碍会计透明的动机。ST猴王的衰败就是一个典型,大股东猴王集团大量占用ST猴王的募集资金,公司财务报表却没有披露,中小股东无从知晓。董事会的监控作用严重弱化、监事会监督失灵是大量存在的普遍问题,导致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极不完善。上市公司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分离导致股东和管理者的目标利益差别而存在激励不相容,如果管理者具有借助于会计信息披露实现自己机会主义的动机和欲望,具有某种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意图时,会计信息披露就会产生不透明的问题。实证会计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有披露有利信息而隐瞒不利信息的动机。我国国有企业经理人员与政府仍然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经理人员的解聘、雇佣与升迁并非由实际经营业绩决定,而与企业报告业绩有关。为了达到某种经济和
政治目的,管理人员很有可能进行会计报表粉饰,提供不透明的财务报告。经济学中,经济理性是一个基本假定,因此,代理人总是有机会主义倾向的,在分红计划、经理市场等动因刺激下,他们有通过会计信息披露来隐瞒管理无能、贪污等行为或取得更高的报酬、职位或闲暇的动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不完善,无论是约束机制还是激励机制,都很不健全,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严重的代理问题就不足为怪了。公司管理层的自利行为严重妨碍了会计信息的透明。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关于中国会计特色的几点认识
会计学研究的方法论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