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会计确认标准的创新(1)

2014-05-04 01:08
导读:审计论文毕业论文,试论会计确认标准的创新(1)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一、传统的会计确认标准及其局限会计确认是将一项资产
一、传统的会计确认标准及其局限

会计确认是将一项资产、负债、营业收入、费用等正式地记入或列入某一个体财务报表的过程。(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娄尔行译,论财务会计概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第221页〕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确认一个项目和有关的信息,要符合四个基本条件,并应在效益大于成本及重要性两个前提下予以确认。其标准是:(一)定义,项目要符合财务报表某一要素的定义;(二)可计量性,具有一个相关的可计量性,足以可靠地予以计量;(三)有关信息在用户决策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四)可靠性,信息是反映真实的、可核实的、无偏向的。这些标准是现代财务会计核算系统得以运行的有力保障,凡符合标准的信息被确认为相应的会计要素并纳入财务报表中;不能完全满足上述标准的信息则被摒弃在财务报表之外。这些标准对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利用度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有很多人对其固有的局限性提出了质疑。美国证券交易会(SEC)委员StevenM.H.Wallman认为传统的会计确认标准存在如下局限性:〔StevenM.H.wallman.Thefuture of Accountingand Financial Reporting Part Two:ThecolorizedApproach.Accounting Horizons,1996;June:138—148〕第一,那些潜在的相关项目由于不符合确认标准而被忽略(通常是由于可靠性原因);第二,由于计价或其他方面的原因越来越无用的项目却依然包含在报表当中;第三,人们并不总是清楚为什么一些信息包含在财务报表当中,而其他信息则被排除在报表之外。近二十年来企业经营环境翻天覆地的变化更进一步加剧了上述局限性,传统确认模式下所生成的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受到越来越多使用者的批评,会计确认模式面临创新的压力与挑战。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二、会计确认的创新模式

Wallman在《会计与财务报告的未来之二:多彩的方法》(  ThefutureofAccountingandFinancialReporting Part Two: ThecolorizedApproach)文中,对会计确认标准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会计确认标准的选择应建立在为用户提供更为有用的信息上,其焦点应在于一个项目是否为企业财务披露的一部分,而不是该项目是否在财务报表中予以确认。他将原有的单一标准扩展成为一个具有多层次内在结构的会计确认标准体系,其基本构成如下:

第一层次,满足现有确认标准的项目。满足现有确认标准的项目必然是企业最相关、也最为可靠的信息,因此,该标准所确认的信息构成了财务报告最核心的部分——财务报表。

第二层次,可能存在可靠性问题的项目。包括总体满足现有确认标准,但由于可靠性不足而被排除在核心财务报表之外的项目:(一)研究开发费用、广告支出等。按照现行会计惯例这些项目发生时即作为当期费用处理,事实上这些项目通常会形成资产(它们可以为企业带来预期的未来利益,否则企业不会进行此类的投资)从而满足现行确认标准的第一项条件(定义标准)。由于企业必须不断地对来自于研究开发以及广告方面的产出进行评估,从而表明这些活动所带来的未来利益是可计量的。此外,大多数的信息用户不会对这些项目的相关性提出质疑。但将这些支出作为资产确认的主要困难在于其可靠性,因为它们预期的未来价值很难准确地确定,支出的耗用过程通常与其他资产的使用交织在一起,从而无法满足可核实性以及中立性的要求。通过在核心层之外设立一个新的层次将其确认,一方面凸现了它与核心层所确认信息在可靠性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另一方面为这些项目资本化或予以恰当计价提供了理论依据。(二)品牌、企业长期累积的无形价值以及花费在顾客满意度上的支出等。这些项目同样由于信息的不可靠性,现行会计惯例拒绝将其作为资产项目予以确认。然而,等到完全可靠再确认时,有关的信息已经过时而使其相关性消失殆尽,因此,在核心层之外建立一个新的层次,并将该层次的标准界定为那些具有相关性但也许可靠性稍逊的信息。那些内生于企业(如品牌)的资产在现行标准下是不予确认的,因此也就意味着它们在资产负债表中的价值为零。虽然很难准确地确定品牌的价值,但可以十分确信的是,零几乎总是错误的答案,这便是将此类项目予以确认的现实经济意义所在。
上一篇:FV在新会计准则应用中的几点思考(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