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管理会计原则的探讨(1)(2)
2014-08-17 01:01
导读:(五)效益最大化目标 管理会计的总目标,就是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服务。为此,企业管理当局在预测前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控
(五)效益最大化目标
管理会计的总目标,就是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服务。为此,企业管理当局在预测前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控制和评价经营业绩的过程中,必须始终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否提高作为基本标准。
二、指导性原则
(一)决策有用性原则。这一原则分为首要质量特征和次要质量特征两个层次
1.首要质量特征
(1)相关性原则。要求在收集、加工处理、提供信息时,要充分考虑信息用户的需求以达到决策有用性。
一项管理会计信息如对信息用户决策没有帮助,则不具相关性。相关性原则有以下两层涵义:
A.及时性: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应能够及时满足经营管理决策的需要。它包括及时将产生的信息资料进行处理和及时报送给信息用户。
B.适应性:是指从基本数据得到的信息对企业决策过程的满足程度及协调程度。
(2)可靠性原则。是指确保管理会计信息能免于错误及偏差,并能忠实反映它意欲反映的现象或状况的质量。信息如不可靠,不仅无助于决策,而且还可能造成错误的决策。因此可靠性也构成信息的主要质量。一项管理会计信息是否可靠。可就其四个组成因素加以衡量:
A.客观性:强调管理会计信息能客观反映现存状况或对未来做出客观的预测。这一原则要求信息的来源,即用于生成信息的资料应客观、真实、准确,同时要客观选择处理方法。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管理会计在中国企业应用的问题及其对策
构建商业银行价值创造型管理会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