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深化金融审计的几点思考(1)(2)

2014-09-02 01:01
导读:(二)审计理论落后,基本还是账目基础审计理论,而现在国外对金融企业审计主要采用风险基础审计理论。现行审计方法以全部业务和账目为基础,样本


  (二)审计理论落后,基本还是账目基础审计理论,而现在国外对金融企业审计主要采用风险基础审计理论。现行审计方法以全部业务和账目为基础,样本抽取往往随意性很大,缺乏科学性,而且隐藏着较大的风险,如2001年审计中国银行时,集中三个特派办对广东省中行进行重点检查,但未对审计风险作系统分析,忽视了江门分行规模较小,但联行资金借差巨大且已持续多年,特别是该行会计核算为单独系统,游离于省分行控制系统之外,导致最终未查出江门分行联行资金被盗4.8亿美元的重大问题。笔者认为风险基础审计理论值得在金融审计中大力推广的原因在于:该理论认为在研究风险过程中,既要对经济业务及相关资料的真实合法性进行考察,又要对企业生存、发展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在分析性检查过程中,不仅重视会计信息,而且重视行业信息和业务信息。这与强调金融审计的宏观意识,从分析金融风险入手,找准审计定位的思路是不谋而合的。而且,在金融业务量大且日益复杂,金融审计风险逐渐加大的情况下,风险基础审计将控制审计风险放在首位的做法也符合现实需要。

  (三)审计内容狭窄,不能适应金融业务外向型的特征。加入WTO后,金融业务外向型特征明显,表现在:一是外币业务突出,外币存贷款、国际汇兑、信用证、保函等国际金融业务比重不断上升;二是金融工具创新,如网上银行、银证合作、资产证券化等被大量引用,三是中间业务的发展,主要品种包括银行卡、代收代付、金融衍生业务、基金托管业务、投资咨询、资产管理等,有资料表明,近年国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收入已超过表内业务收入,中资银行也正在改变业务结构,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四是中资银行业务向海外发展。面对金融业创新频出,经营范围不断拓展,审计范围却变化缓慢,缺乏有效应对。从近几年几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审计报告中即可看出,财务收支和信贷资产质量审计情况两大块的模式不变,对国际业务和金融创新业务很少涉及,至于国有商业银行海外业务,则尚未涉足。比如2001年对中国银行审计,完全不涉及海外业务,在中国银行海外机构以30%的资产量完成80%的利润的情况下,能否准确回答中国银行资产负债损益状况,值得质疑。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四)审计技术和方法落后,没有科学的标准和程序,缺乏创新。金融审计方法落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规范化建设不够,金融审计准则、金融审计操作指南尚在拟定中,金融领域计算机审计管理等办法尚未建立,审计没有科学的标准和程序。第二,计算机审计运用程度和深度不够,一方面,用手工审计方法加很小部分的计算机辅助手段去审计交易金额、数量巨大的银行业务,存在巨大的风险,而另一方面,现在计算机审计对数据拿来就用,就数据审数据,不评价产生数据的计算机系统,不测试数据的真实性,在面对删洁版数据时,计算机审计只能做无用功。第三,审计方法缺乏创新,手工审计思路狭窄,还跳不出账户审计的框框,对创新业务审计缺乏有效手段,运用计算机审计往往还停留在查账户、核对报表的初级阶段。

  (五)金融审计环境不完善,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法律环境不健全,金融审计法规依据尚不完善。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虽然规定了国家审计机关应对中央银行财务收支、国有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计监督,但对与此相关的经营活动,如央行执行货币政策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金融机构信息系统和金融资产质量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金融机构各岗位业务操作规程等如何进行审计监督,尚未从法律上明确界定。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一方面要求金融审计站在更宏观的角度看问题,另一方面法律又未赋予金融审计相应的监督权力。同时,延伸审计调查已成为金融审计的一种主要审计手段,但是目前还缺乏明确的法律支撑,使我们在运用这个审计手段时,常常遭遇尴尬的境地。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对会计委派制的新认识(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