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深化金融审计的几点思考(1)

2014-09-02 01:01
导读:审计论文毕业论文,关于深化金融审计的几点思考(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目前,我国已跨入WTO的大门,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在逐步加快,
目前,我国已跨入WTO的大门,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在逐步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国开办的金融业务不断扩大,我国金融机构也不断向国外发展。金融竞争推动金融业创新频出,同时金融风险也在日益加大。在这种大环境下,金融审计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深入研究、积极探索,使之与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同步。

  当前金融改革和发展的趋势和特征

  在加入WTO后,我国深化金融改革、推动金融发展主要呈以下趋势:一是国际化,金融机构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金,实行跨国兼并已是大势所趋,外资金融机构加快进入中国的步伐,中国金融业也开始向境外进军。二是大型化,金融业重组和并购风起云涌,经营规模迅速扩大,经营活动逐渐打破地域限制和行业分割。三是混业化,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已建立了全能化、大型化的“金融百货公司”和“金融超市”的发展模式,中国也开始探索混业经营的模式。四是市场化,我国金融机构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逐步实现企业化和经营商业化、行为自主化、交易信息对称化。五是资本化,随着资本市场的发育,金融机构间接投融资等传统业务正在弱化,以证券为载体、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进行的金融业务正在逐步强化。中国金融业这些发展变化的趋势在现阶段可以归结为产权制度的变革和金融业务的创新,国际化、重组和并购的前提条件是把国有金融企业改造成治理结构完善,运行机制健全,经营目标明确,财务状况良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而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正是适应市场竞争、混业经营、资本化需求而产生的。在这样一个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还尤其需要居安思危的精神,中国当初之所以能抵御亚洲金融风暴,是因为那个时候尚未对外开放金融,存在一道防火墙,一旦加入WTO,外部金融环境完全变化,这道防火墙将不复存在,风险程度将迅速上升,中国经济很可能会遭遇大规模金融风险。可以说,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和加入WTO等大环境下,金融审计应将关键词锁定为:金融风险金融企业改善治理结构金融创新。

  目前我国金融审计存在的不足

  金融审计所依赖的金融环境在发生剧烈变化,也要求金融审计工作不断创新和深化,但在现阶段,金融审计监督工作的总体思想、审计队伍素质、审计技术手段等与金融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突出表现在:

  (一)单纯进行资产负债损益情况审计的审计观念以及较低标准的“摸清家底、核实盈亏”的审计目的,已不能适应高层次的金融审计要求。勿庸讳言,金融审计工作通过近10年的努力,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但问题是:我们所做的事是不是最重要的?近年来,从全国金融审计所反映的情况看,基本上还是查处一些具体违法违规问题,并就审计查出的每个具体问题作出审计决定,而对金融系统管理结构、内部控制状况、各岗位业务规范状况等,很少作出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价,提出针对性、操作性较强的改进建议,更未对一些重要问题从形成的深层原因如体制制度、政策法规、社会环境、内部控制、监督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究,跳不出“就审计谈审计,就金融审金融,就问题查问题”的老框框。例如总行—分行—支行的总分行制一直是国内商业银行被诟病的弊端,也是治理结构改革中无法回避的艰巨任务,从1998年起,工、农、中、建四大家国有商业银行就一直在努力减少分支机构层次,合并省会城市分行和省分行,实行扁平化管理。但并不是各家分行的改制力度一样,在湖北,建行切实去掉了城市中心支行的管理层次,工行、农行尽管撤掉了省会城市的分行,但除了把省会城市的分行改为营业部之外,管理层原班人马和机构仍保持不变。但在对工、农、建行的审计中,审计机关并未从国有商业银行机构重组、理顺治理结构的角度关注此现象,更未对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不同组织结构对经营效益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上一篇:对会计委派制的新认识(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