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和谐观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1)
2015-01-13 01:13
导读:审计论文毕业论文,基于和谐观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1)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要: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特征,如何处理好
摘要: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特征,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一直是会计界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文章从和谐的角度分析二者的关系。 关键词:相关性;可靠性;和谐;新会计准则
企业的所有者、投资人、债权人为了获得最大利益,他们最关心的是会计信息。怎样才能使会计信息质量提高,各个国家的财务概念框架都对该问题进行了阐述。在会计信息质量体系中都认为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主要的信息质量特征,但相关性和可靠性哪个更主要更重要,却有不同的观点。
一、相关性和可靠性关系问题
美国的FASB第二号财务会计公告相关性为“信息导致判别的能力”。即财务信息的相关性与决策有关,指会计信息能够影响信息使用的决策,能够导致信息使用者决策的差别。国际会计准则中列示相关性的差别标准为:“当信息能够通过帮助使用者评价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或确认更改他们过去的评价,从而影响到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时,信息就有相关性。”我国在《企业会计制度》(2001)中相关性为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葛家澍认为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能够帮助使用者去预测过去、现在和将来事项的结局,或者去证实或纠正以前预期的情况从而具有影响决策的能力。可靠性,理论界认为信息没有重大错误,并能如实反映其拟反映的情况,信息就具有了可靠性。葛家澍认为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合理的、不受错误或偏向的影响,能够真实反映它意欲反映的。
以上对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定义有很多个说法,但实质上是没有变化的,相关性与经济决策有密切联系,可靠性与信息的真实性有密切联系。现在有争议的是如何处理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关系。到目前为止它们没有一个确切的关系,关于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几个代表性的观点: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美国、英国、IASC、加拿大、澳大利亚的CF都把相关性列在可靠性之前。
英国的ASB的财务报告原则公告,葛家澍认为可靠性优先于相关性。
正因为持有上述不同观点,有的人认为财务报表上的信息应该满足可靠性可以牺牲相关性,也有人认为强调相关性可以牺牲可靠性。这样只会导致混乱的局面。究竟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什么辨证关系呢?本文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分析——和谐发展。
和谐社会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会计活动是社会活动的组成部分,所以和谐在会计上也同样适用,在处理相关性和可靠性时运用和谐思想能比较好的解决问题。相关性可靠性不应该有谁先谁后之分;这两方面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上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能分割开来,缺乏任何一个会计信息都是无用的,不能对相关性可靠性进行谁先谁后的区别,在两者产生矛盾时和谐相处。
二、对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单方面分析
(一)相关性
相关性是很多国家首选的会计质量特征。当会计目标定位从受托责任观转变为决策有用后,相关性就成为关注的焦点。投资者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就要提供更有利于决策的会计信息,所以财务报告上的信息也逐渐转向有利于决策方面。可靠性就被忽略了。从Wallman(1996)构建的彩色模式中就可以看出,相关性是首先的,不可以或缺的,甚至可以牺牲可靠性。Wallman彩色模式分五个层次:第一,相关性、可靠性、可定义性和可计量性均符合要求。第二,相关性、可计量性和可定义性符合要求,但可靠性存在疑问。第三,相关性与可计量性符合要求,可定义性与可靠性存在疑问。第四,相关性、可靠性和可计量性均符合要求,可定义性存在疑问。第五,仅相关性符合标准,可靠性、可定义性和可计量性都不符合。从上述划分中明显看出相关性优于可靠性。要求提高会计相关性的呼声越来越高,所以要求财务报表提供相关性很高,反而可靠性大大降低了。这样信息具有很大的风险性,从而失去决策有用性。最严重的是导致财务信息严重失真,公司破产,造成更大的损失。我国及国外有很多这样的案例,为了提高相关性,忽视可靠性,公司造假,提供虚假信息,公司财务人员也受到严惩,给公司造成巨大损失,承担相应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