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国有企业改革对企业审计的影响(1)(3)
2015-04-25 01:10
导读:2.资产重组。近几年来,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行为越来越多,有剥离、收购或两者混合等多种形式。不论采取何种形式,都有可能产生很多问题。如股权
2.资产重组。近几年来,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行为越来越多,有剥离、收购或两者混合等多种形式。不论采取何种形式,都有可能产生很多问题。如股权变更的标志是什么?如何确定重组购买日?重组相关公司的优质资产、不良资产的计价标准是否一致?资产置换、注入优质资产、剥离不良资产、剥离非经营性资产的会计处理是否合法、合规和公允?被购并方的债权债务是否真实?是否存在或有负债或损失?重组中是否存在操纵利润、虚盈潜亏的问题?对关联单位、关联交易的界定是否准确?对关联交易的计价和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最关键的是,国有资产在重组过程中是否实现了保值增值、是否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国家作为所有者之一是否享受了与其他所有者同等的权利?
3.股权转让。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股权转让事宜也是值得审计人员予以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有的企业或个人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进行股权转让时不按规定执行或采用各种貌似合规的手段,将国有股权低价转让或以高价接受非国有股份,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损失。
4.竞争的激烈导致经营风险加大。政企分开的逐渐深入将国有企业一步步推向市场,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经营风险加大,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更大的审计风险。企业审计将不能再只是对过去的既定事项进行审查,而要借助于各种信息来预测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持续经营能力等。
5.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电算化审计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为审计人员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工作带来了不同于传统手工环境下的审计风险。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处理企业的经济业务具有数据处理过程自动化、数据存储磁性化、内部控制程序化等特点,使会计信息的生成方式发生了改变。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因此,审计人员除了对传统的诸如会计报表、账册凭证等审计对象进行审计外,还应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本身进行审计。只有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才能对被审计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作出客观的、公正的评价。但是,目前审计电算化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相对滞后于会计电算化。加上审计工作本身的规范性要求尚未能普遍得到很好地执行,也为开发研究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和应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带来了难处。审计人员对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处理经济业务的企业进行审计时缺少计算机辅助审计环节,将为他们的审计结论意见带来难以预测的风险。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学习独立审计准则的几点体会
浅析国家审计对社会审计组织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的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