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以来的管理会计理论(1)(2)
2015-06-20 01:12
导读:这一时期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基本上可以分为50 年代的执行性管理会计和之后的决策性管理会计两个鱿段。在执行性管理会计阶段,管理会计追求的是“效
这一时期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基本上可以分为50 年代的执行性管理会计和之后的决策性管理会计两个鱿段。在执行性管理会计阶段,管理会计追求的是“效率”,强调把事情做好,在决策性管理会计阶段,管理会计追求的是“效益”,强调先把事情做对,然后把事情做好。应该说,管理会计无论是追求“效率”还是“效益”,只是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不同,而其本质都一样。在产品供不应求的环境下,企业的高“效率”自然转化为高“效益”,而在产品供过于求的环境下,企业的高“效本”首先要接受市场位验才能转化为高“效益”。这一时期的管理会计的主题可以归结为价值僧值。在该期间,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理论的丰富,使得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逐渐完善,内容更加丰富,逐步形成了预测、决策、预算、控制、考核、评价的管理会计体系。
3 以重视环境适应性为基本特征的战略管理会计阶段
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日益加剧的国际化市场竞争使传统管理会计越来越未能适应市场和竞争环境的变化。1987 年美国的7ohnson和Kap lan教授合写的《相关性消失了- 管理会计的兴衰》一书震动了西方会计界。他们认为,应改变管理会计从属于财务报告而与规划和控制不再相关的现状。现行的管理会计体系应有一个根本性的变革,才能符合当今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发展的现实情况。为此,管理会计学者在如何使管理会计能够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适当的信息和有效的控制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使战略管理会计开始形成,管理会计开始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战略管理会计最早是由英国学者simmonds于1981年在《战略管理会计》一文中提出来的。在该文中他将战略会计定义为:“用于构建和监督企业战略的有关企业及其竞争对手的管理会计数据的提供与分析”。他认为战略管理会计应多注重外在环境,并协助企业衡量其竞争地位。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浅谈会计信息化与互动
控制权转移、民营化与财务报告质量: 相关研究评述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