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成因分析及对策(1)

2015-07-22 02:30
导读:审计论文毕业论文,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成因分析及对策(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从维护投资者权益和资
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从维护投资者权益和资本市场运行秩序出发,按照法定要求将自身财务经营等会计信息情况向证券监管部门报告,并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公告。其目的是保证所有相关的信息得到最公平的披露,减少证券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提高市场的运作透明度,保护股东的利益。   但近期我国证券市场的虚假会计信息披露事件层出不穷,这给资本市场、投资者以及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和严重损失,上市公司的公信力降到了低谷。目前,中国股市进入了“信誉短缺”时代,中国会计市场承受着“信誉危机”的灾难。正因为如此,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问题已经成为会计界、法律界和关系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社会各阶层致力解决的燃眉之急。   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会计的首要目标是要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需要了解上市公司的真实财务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相应的决策。而目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却并不尽如人意,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披露不可靠,缺乏真实性   信息失真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最严重、危害最大的问题。普遍存在的信息披露不真实并伴随着大规模的信息造假,是造成我国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根本原因,目前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虚增利润   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交易、股东配股、终止其股票上市等法律法规中的条文在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督的同时,也在客观上使得上市公司产生了追逐账面利润、操纵盈利的动机。具体表现在:企业出于利益机制驱动,把成本费用作为调节利润的主要手段,为了达到少上交利税的目的,人为地加大成本费用,采用多提多摊等手法,把本不该列入本期的成本费用列入本期;企业还在收入和收益上做手脚,该冲减的收入不冲减,把销货退回应冲减销售收入的仍作本期销售处理。   (2)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披露不实   上市公司必须按照招股说明书所列的资金用途使用发行股票所募集的资金,如果改变用途必须经过股东大会批准。可是我国上市公司常常出现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和招股说明书不符。某些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用其绝对的控股地位,改变资金用途时不征求其他股东的意见,不履行及时公告义务,任意侵犯中小股东的利益,招股说明书中所谓的投资项目成为上市公司“圈钱”的工具。   (3)披露内容虚假或具有误导性的信息   比起虚增利润,上市公司披露内容虚假或具有误导性的信息似乎有着更多更复杂的动机,比如虚假的财务报表,让投资者的决策产生失误。   (4)盈利预测弄虚作假   很多公司发行上市时为了尽可能多的募集资金,在盈利预测方面弄虚作假,甚至恶意操纵盈利预测,对广大投资者产生恶劣的误导作用,最终使投资者蒙受巨大投资损失。   2.披露不规范,缺乏主动性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处于强制性信息披露阶段,他们往往把会计信息披露看成是一种额外的负担,而不是一种应该主动承担的义务和股东应该获得的权利,因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去披露相关信息,而是抱着能够少披露就少披露,能够不披露就不披露的态度。   3.披露不及时,缺乏充分性   上市公司应按照法定的时间规定,及时披露财务会计信息,但一些公司却不在第一时间及时披露。这不仅为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行为创造了条件,同时也降低了信息的使用价值。   4.披露不具体,缺乏可用性   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违规、随意。诸如报喜不报忧;部分公司信息披露缺乏严肃性,随意调整利润分配;中期报告过于简略,无法进行财务分析与评价;部分公司的财务报告中不提供上年同期相关的重要数据;与公司相关的市场竞争、通货膨胀、利率汇率变化、营销策略、宏观产业政策揭示得不完全,或根本就不披露。   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的成因分析   1.内在原因   (1)公司利益的驱动   利益驱动是导致会计信息披露违规的根本原因。首先是上市的诱惑。在银行业被大量的呆账、坏账牢牢困住时,证券市场的建立为处于严重“缺血”状态下的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融资空间和渠道。在众多信息披露违规的上市公司中,有多家公司基于包装上市的目的,或者利用各种手段虚增利润,或者制造虚假证明文件,或者进行虚假陈述,发布误导性信息;其次是配股的诱惑。上市公司对货币资金的需要是持续的,为了获得配股以达到规模扩张的目的,往往不惜包装会计数据,披露虚假信息。三是特别处理及摘牌的威胁。我国对上市公司的退出机制做了明确的规定,为了保住“圈钱”机器,有些公司大搞财务包装,玩弄披露游戏。四是私利诱惑。公司有些高层管理人员为了某种政治目的用公司的金钱行贿官员,或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司的财产或挥霍、隐匿账外资金而损害公司的行为。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新准则下的固定资产减值问题
上一篇:试论审计风险(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