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的六大特性(3)
2016-03-16 01:03
导读:要充分发挥审计的建设性,在审计过程中,要适当增强审计的服务意识,在审计监视中充分发挥审计的服务作用。要警惕并摒弃那些审计特权思想,以及为
要充分发挥审计的建设性,在审计过程中,要适当增强审计的服务意识,在审计监视中充分发挥审计的服务作用。要警惕并摒弃那些审计特权思想,以及为审计而审计、为题目而题目、为查处而查处等不良思想倾向。要通过上报审计简报信息、发布审计公告,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决策提供、提出改善经营治理的意见建议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预防性
审计免疫系统的预防性,是指通过日常的持续性的监视、检查,通过对各种潜伏风险、题目的及时防范、化解,通过对各种体制、制度、机制的适当完善、优化,从而防止、避免各种重大风险的爆发、各种严重后果的出现和重大损失的形成,避免经济社会动荡。
随着现今经济社会的发展,规模的日益庞大、复杂程度的不断增加、变化速度的持续加快、影响经济社会运行的因素日益扩充,经济社会体系中潜伏的风险越来越大。假如有些风险得不到及时的控制、化解,一旦集中爆发,将对经济社会体系的运行造成重大甚至是致命性的影响。“千里之堤,溃于蚁***”。在这种情况下,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显得尤为重要。
在目前的审计实际工作中,审计免疫系统预防性的发挥在某种程度上还不够充分。重事后查处、轻事前预防,重既成风险、轻潜伏风险,重“救火”、轻防火的情况还比较明显,影响了审计免疫系统职能的发挥。要更好地发挥这种特性,就要大力增强审计的前瞻性,有规划、有预备、有预见地做好审计工作,同时要更加重视对各种潜伏性风险、活动性风险的关注和治理。
惩罚性
对于经济社会体系中存在的各种重大风险和题目,必须及时予以反映、揭露并查处,包括严厉追究有关职员的责任,这就是审计的惩罚性。在现实经济社会中,即使经过预防,经过普遍关注、制度完善,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和题目,出现各种各样违法犯罪、失职渎职的职员,必须予以处理,以防止风险和题目的再次发生。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惩罚性是一种过程性和手段性的特性,是免疫系统职能发挥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手段,是审计免疫系统权威性的体现和保证,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审计其他特性的保证。国家审计是我国行政执法机关之一,根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审计机关可以通过直接处罚、揭露题目、参与查处等多种方式,发挥惩罚性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对审计免疫系统而言,审计的惩罚性是与建设性密切相关的。惩罚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所谓“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必须适当地进行“惩前”,才能有效地“毖后”,才能更好地治病救人。在这方面,就像医生对待肿瘤一样,假如经过预防仍然未能防止其恶化,或出于各种原因没有及时发现其发生和扩张,那就必须果断果断地予以切除。
为了更好地发挥审计的惩罚性,在审计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审计的监视作用,要有“题目”意识。审计对各种风险的揭露,对各种体制制度机制的分析研究等,均要以题目为切进点,才能更好地发挥免疫系统的职能。
建设性
通过揭露、查处经济社会运行中的各种重要风险和题目,尤其是各种体制性、制度性、机制性的题目和缺陷,并促进风险的化解、题目的解决及制度的完善,国家审计能够从根本上、总体上、长远意义上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建设性是审计免疫系统的终极特性,是根本目标,是审计免疫系统上述特性的体现和发挥。从实现手段来讲,主要通过监视来实现,通过预防性和惩罚性来实现。惩前毖后的终极目的不是惩前毖后本身,而是为了治病救人,为了推动风险和题目的解决、制度体制机制的完善,促进公平、责任和价值观的维持。这就像医生给病人注射、动手术、切除肿瘤、消除病毒等,对病人的不良习惯和环境进行改善的目的,是促进病人的及时康复和持续健康,而不在于治疗本身。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要充分发挥审计的建设性,在审计过程中,要适当增强审计的服务意识,在审计监视中充分发挥审计的服务作用。要警惕并摒弃那些审计特权思想,以及为审计而审计、为题目而题目、为查处而查处等不良思想倾向。要通过上报审计简报信息、发布审计公告,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决策提供、提出改善经营治理的意见建议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