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及规避(3)
2016-03-17 01:02
导读:5.加强各部分协调,实行经济责任联合审计制度。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在实际工作中涉及面广,光靠审计部分“孤军奋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求各部分加
5.加强各部分协调,实行经济责任联合审计制度。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在实际工作中涉及面广,光靠审计部分“孤军奋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求各部分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强化联合审计,才能加大经济责任审计的深度和力度,提升审计成果质量。因此,在行使审计职能的同时还要加强组织、人事、纪检部分的联系,共同分析研究审计重点,将审计监视和治理及纪律监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经济责任审计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审计情况,切实进步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
6.努力进步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审计队伍素质的高低是防范审计风险的关键。审计机关应根据经济责任审计的特殊性适时加强审计职员的后续教育,通过
培训、学习,不断更新审计职员的业务知识和审计理念,不仅要求审计职员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本专业知识,还要把握法律、经济治理、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使审计职员的知识结构不断趋于公道化,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审计职员自身素质的进步,直接决定审计工作质量,同时也降低了审计风险。
7.客观评价,谨慎做好审计结论。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主要是查明被审计者应负的责任,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评价要遵循客观公正原则,要逐步完善评价的标准和指标体系,评价要有根有据,对题目要结合客观条件进行分析,要善于透过现象捉住本质;对审计未涉及、证据不充分、依据不明确、责任不清楚、职责超范围的事项不予评价;对应该评价的事项,还要充分听取被审计者的陈述和申辩,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同时还要留意用语的规范性和正确性,不可言过实在作出过高或过低的评价,在把握事实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判定,作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对一时搞不清楚的和发生的重要经济事项难以下定性结论的题目,要以写实为主,对事项发生的原因、过程、后果赐与客观的说明,以保证审计评价的正确性。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