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影响我国审计问责的现实环境的分析(2)
2016-03-24 01:06
导读:影响我国国家审计问责制度的经济环境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 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职能的转变。现在,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市场经济体制,这种
影响我国国家审计问责制度的经济环境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 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职能的转变。现在,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市场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要求政府职能发生相应的转变,从以经济建设为主导型的政府转变为一个以公共服务为主导型的政府,其主要职能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宏观经济调控职能;②提供公***品和公共服务的职能;③市场监管的职能。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其在公***品和服务方面的支出将不断增加,对政府职能的绩效实现情况进行评价和监视也就越来越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政府职能的顺利实现。政府将公共服务和公***品提供给社会公众,必须要将政府的公共服务置于社会公众的监视下,因此,社会公众有必要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履行情况进行检查监视,并对于其不履行、或没有经济、不讲效率、不讲求效果的履行应该进行责任的追究,并作出相应的惩罚。当然这种监视和问责是由社会公众委托国家审计机关及问责机关来进行的。市场经济越发展,国家审计问责的重要性就越大。
2 经济高速增长,财政支出不断增加。我国从1996年到2006年10年间国家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特别是2003年后GDP增长率在10%以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政府的公共支出日益增加。社会公众对于政府公共支出的效益也越来越关注。不仅社会公众想了解、检查、监视政府公共支出,而且对于政府没有履行其职责,不经济、不讲求效率和效果的使用公共资源的行为也越来越关注,要求对于政府的这种行为追究责任并作出相应的惩罚。 (三)对科技文化环境的分析
科技文化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随着科技发展,政府对于知识资产、信息等投进不断加大,无形资产审计项目越来越多,将成为国家审计的主要内容之一。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2 科技的发展要求审计技术不断进步,给审计目标、范围、对象、技术、审计评价标准带来了重大挑战,特别是计算机审计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国家审计新的课题。
3 随着科技发展,要求国家审计技术不断进步,同时也给审计检查和监视带来了更大的审计风险。
4 科技的发展,审计难度和审计风险的不断加大,都要求审计职员的技术水平不断进步。
(四)对社会文化环境的分析
我们现在在观念上存在一些题目,一是国家审计不光要进行监视和检查,更重要的是对于政府的失责行为要进行追究和惩罚,2004年7月美国最高审计机关(GAO)的法定名称由美国会计总署(the U.S.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更名为政府责任署(the Govemmem Accountabilty Office),更是体现了“政府对公众的责任乃是审计的实质”这种观念;二是很多人以为对于审计报告表露的国家部位的财政案件中,只要钱没有进个人腰包,用到公众身上就行了。这样的观念更应该转变,政府作为代理人,对于公共资源的使用必须尽量与委托人(社会公众)的意愿相一致,对于每一分钱的使用必须起到能够增进社会公众的福利的作用,这是政府对社会公众应负的最基本责任;三是对政府的“无过无为”行为,对那些不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碌碌无为或不认真履行自己职责的政府行为也要进行责任的追究。
二、有利于审计问责的理想化环境建设
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科技文化环境、社会环境等各审计环境来看,我国国家审计所处的外部环境与国家审计及其问责制度的建立有着一定的差距。要想完全充分发挥国家审计机关的职能,对政府运用公共资源的行为进行检查和监视,并对审计结果进行责任追究,促使政府理想化环境应该是这样的: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1 政治环境:一是充分发挥***集中制与人大的问责作用。人大应当通过国家审计来检查和监视政府在财政预算治理过程中的情况和所存在的题目,以全面评价政府对社会公众所承担的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并对政府部分的失责行为进行责任的追究;二是充分保证我国国家审计机构的独立性。要彻底改变行政型审计模式,可向立法型行政模式转变,切实保证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从国家审计机构的设置上,使其独立于政府,不受到政府的干涉;从领导职员的任免上,最高审计机构的领导人,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其任免,地方各级审计机构的领导人可由上一级审计机关和地方人大商议决定其任免:从审计机构的经费来源上,保证其有足够的审计资源,不受被审计对象的干涉,要实现我国国家审计机构的充分独立,要从多方面予以保证,其根本在于国家审计模式的根本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