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系统论”框架下县、乡(镇)财政审计的(2)
2016-03-26 01:00
导读:(5)有无违规办理预算收进退库,或本应作预算支出的项目作为收进退库处理的现象。 (6)有无为了完成年初财政预算收进任务,违规调进资金用于平衡年度
(5)有无违规办理预算收进退库,或本应作预算支出的项目作为收进退库处理的现象。
(6)有无为了完成年初财政预算收进任务,违规调进资金用于平衡年度预算的现象。
2、税务部分组织进库的预算收进审计。
(1)是否按税收政策及时足额征缴应进库的各项税收,有无违规多征、少征、提前征收各项税款的现象。
(2)是否存在违规设置过渡性银行存款账户、随意调节税收进库的现象。
(3)是否存在违规办理税收提成,继续提取税务征收业务经费、奖励资金和代征代扣税款手续费;办理退税是否符合国家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的现象。
(4)有无为了完成年度税收任务,不按税收征管的属地治理原则。存在借税、引税,有意混库挤占上级收进的现象。 (三)财政预算支出审计
1、预算支出是否真实。支出列报是否符合规定的用途列进相应的支出科目;有无虚列支出挂暂存;预拨下年度经费列进当年财政预算支出;将应在预算外支出的款项转为预算内支出。
2、经费拨款是否有预算;超收安排,追加预算支出是否按规定的程序审批。
3、上级下拨的各种专项资金是否及时拨付,有无挤占、截留、挪作他用的现象。
4、是否按规定比例设置预备费,动用预备费是否按规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四)财政预算结余审计
1、结转下年支出是否真实,是否按规定落实到具体的支出项目或用款单位。
2、是否按规定从当年的预算结余中设置和补充预算周转金,是否存在挪用预算周转金的现象。
二、财政审计的方式
从目前地方财政审计的方式来看,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均由地方本级审计机关负责审计,本级财政决算审计均由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审计,这种审计方式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不足之处: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1、从审计的对象内容来看几乎一样,只是侧重点不同,这样势必造成重复审计。
2、从审计资源的有效性来看,居于上述原因,必将造成审计资源的浪费,做重复事。
3、从审计的时效性来看。上一级审计机关受审计人力、精力、异地条件的限制,最多每两年安排一次对下级财政决算审计。而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几乎每年一次,对比之下时效性差。
为此,笔者以为,财政审计方式,按《审计法》第十六条之规定,应作如下调整:
1、县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和财政决算审计应由县级审计机关列进当年审计
工作计划安排负责审计。
2、乡(镇)一级政府因没有设立国家审计机构,乡(镇)财政审计由县审计机关负责审计。
3、上级审计机关按照《审计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根据工作需要和政府要求对关系到国计民生,宏观决策有重大影响的财政投进项目安排专项审计。
这样既保证了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和审计,资源的有效利用,又避免了重复审计。
三、财政审计的重点
县、乡(镇)财政审计应该在总体把握的基础上,根据县、乡(镇)两级财政治理体制和目前的财政状况,主要应突出如下审计重点:
(一)重点审计县、乡财政收进的真实性
1、审计中注重分析非税收进占本级财政收进比重的变化情况,如增长(减少)过快则应分析增长的原因并重点抽查收进增长过快的项目,审计其有无违规调进资金,虚增财政收进的行为。
2、重点审计土地出让金是否及时足额上缴国库列财政收进,土地出让收进是县、乡财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每宗土地的出让都应该审计到位。看土地出让是否按法定审批权限,有无将单个建设项目用地拆分审批的现象,土地出让程序是否合规,拍卖成交的土地出让收人是否全额缴库。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3、根据财政部分提供的县、乡财政收进进度情况和税务部分提供的县、乡税收进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两者进库金额较大的月份和税目进行重点抽查审计,看有无异地借税、引税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