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计免疫系统对高等学校内部审计新启示(2)
2016-04-05 01:00
导读:(三)定位的影响 内部审计机构的定位题目影响其工作取向和工作方式的选择。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内部审计机构的定位题目,从形式上来看,存在从属行政系
(三)定位的影响
内部审计机构的定位题目影响其工作取向和工作方式的选择。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内部审计机构的定位题目,从形式上来看,存在从属行政系统还是从属党委系统之争;从工作取向来看,存在监视和服务如何调和的题目。基于“免疫系统”论来理解,内部审计机构假如定位于高校治理的免疫系统,从属于哪个系统就显得不重要了,关键是监视和服务的调和题目。鉴于内部审计机构的治理跨度较小,一旦产生矛盾会表现得更为激烈,应当淡化过于明显的监视或服务形象,采取相对“模糊”的工作定位策略,夸大“独立”可能是一个更为明智的选择。
三、审计免疫系统论对高校内部审计队伍建设的启示
(一)审计职员素质的要求
免疫系统论给内部审计职员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审计职员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在审计实践中,日益感到内部审计工作的内容趋向多样化,过于“专”的审计职员时常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如一名只精于财务专业的审计职员在碰到基本建设项目审核感到茫然。或者当学校基本建设业务日趋减少的时候,专业工程职员就会感到“下岗”的威胁。因此,审计职员的素质必须是综合的,一专多能的提法永远不会过期。除了必备的专业素质以外,与人沟通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适应新业务的能力等等都必须进步。
(二)善于改造审计环境
内部审计职员要有主动改造审计环境,创造审计环境的勇气和动机。高校内部审计职员会碰到领导不够重视、资金不充裕、群众不理解、手段不先进、同事有排斥、自身素质低等题目,审计职员不但要面对这些题目,更重要的是通过审计活动来改造审计环境。首先是进步审计质量,有了过硬的审计产品,有成绩取得组织内部的广泛信任。其次是摆正位置,把监视的实质融进服务的行为,树立独立的形象,和审计部分一同“嵌进”学校这个大环境。找准着眼点,树立全局观、大局观,从学校的高度处理审计工作过程中碰到的题目,体现出内部审计工作的价值。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三)善于利用审计资源
审计资源不足是内部审计工作经常碰到的一个题目,高校内审也不例外,具体表现在审计人力、信息、手段等多个方面。免疫系统发挥作用,也是依靠调动其他系统多方面的资源实现的。内部审计职员可以通过创造性地工作,挖掘、利用潜伏的审计资源。在解决职员不足题目方面,可以通过组织内部相关部分职员、临时外聘等途径解决;假如现有审计职员能力不足,可以借助中介机构、兄弟院校;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积累信息,拓展获取信息的渠道,节省时间,可以有效调动审计资源。创造性地利用审计资源开展工作,将为内部审计工作不断拓展审计空间。
四、免疫系统论对高校内部审计业务的启示
(一)加强风险治理观念的实践
防范风险将成为高校内部审计业务发展方向,是免疫系统论带给内部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启示。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洗礼,高校内部***、法制、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建设都有长足进步。内部审计关注题目也日趋复杂,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把学校的工作放到市场这个大背景之下往考虑。近十年来,“风险治理”题目成为社会方方面面都关注的题目,近在眼前的教训就有金融危机。高校治理也是存在种种风险的,如近年来困扰不少高校的银行贷款题目,校办企业带给高校的经营风险题目,还有科研项目转化过程中的风险题目、科研资金的治理风险题目。目前高校在基建资金治理方面,正在逐步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就是风险治理的实践。 (二)关注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在理论研究领域,有人以为将来的审计模式是风险治理模式,内部控制的地位会退居其次。基于实践,笔者以为这是个误会,进行风险治理不是抛弃内部控制,而是更为依靠内部控制。不论过往、现在、还是将来,任何组织都必然存在内部控制,高校更不例外。不同的是,内部审计过往主要关注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固然也关注有效性,但是对有效性内涵、外延的理解相对有限。做好风险治理、控制工作,要依靠建立、健全的制度,关注、进步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应当成为内部控制的主要任务。只有如此,才能发挥免疫系统的应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