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审计实务教学困难及解决途径(2)
2016-04-06 01:17
导读:(二)学生分组练习,贴近实战 审计实务主要是为拉近教学与审计工作岗位的间隔,经过审计教师仿照审计实战讲解,模仿审计工作设置不同的岗位,让学生充当
(二)学生分组练习,贴近实战
审计实务主要是为拉近教学与审计工作岗位的间隔,经过审计教师仿照审计实战讲解,模仿审计工作设置不同的岗位,让学生充当不同的角色往体验。把学生按实际审计工作分工,5个人或7个人一个组,指定一名同学作为审计组长,也可设
1至2名同学做副组长,从审计计划制定、审计
工作方案编制、审计职员分工配合,审计项目实施步骤,审计底稿的收集整理,审计报告的形成,让学生有个全过程的一个体验,在审计实务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审计实务练习的全过程。只有让学生对审计有了全过程的体验,才能对审计工作有全面的了解,为学生未来走上审计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教师历经实践,进步授课水平
教师有过审计实践才能正确指导学生审计实务,假如审计教师自身没有审计实务经验,只是空谈审计实务,只能照本宣科,达不到专业授课效果。以前大多审计工作是事后审计,但现在会计科目调整、变更很快,为解决学生所学审计实务内容与现行会计实务步调不一致的题目,需要审计实务教师不断补充新知识,随时关注会计科目及会计业务处理的变化,在审计实务讲解同时,告知学生现行科目做了哪些调整和改变,只有审计实务教师有实践经验,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列举更多贴近实际的案例,才能使学生学会更多的实战技巧和方法。
审计实务教师到会计师事务所挂职锻炼是培养师资队伍一种方法。假如审计实务教师到会计师事务所从事一定时间的审计工作后再开始审计实务教学,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列举更多的案例,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同时也利于审计实务教师指导学生审计实务的实践。对现从事审计实务教学的职员由于他们已具备了相应的审计理论基础,安排这些教师参与本校及所属企业的审计工作,使其更多地接触审计实际工作,进步审计实务教师的审计实务操纵水平;还可从机关或企事业单位调进或聘任具备审计技能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师担任审计实务教学任务。通过选用能够胜任审计实务教学的这些职员,能够较快的补充审计实务教师数目的不足,满足审计实务教学需要。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四)传统审计为主,与计算机相结合
现在很多企业改变了过往传统的账务处理方式,会计业务处理由手工转换为计算机处理,实行会计电算化。审计工作为适应会计发展的需要,也在改变过往的审计查证方式,开展了计算机审计,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现在我国审计软件有很多,其使用方法大同小异,教师可以根据熟悉程度来挑选审计软件用于审计教学。笔者以为采用2—3个软件作为授课软件比较适宜,使学生初步把握审计软件的操纵功能,同时可以实现审计软件相互比较的目的。完全采用审计软件开展审计实务教学是不能满足审计实务教学需求的,由于原始凭证是最基础的审计资料,会计电算化不能完整体现经济业务活动内容,只能对会计工作起到辅助作用,所以,把握计算机审计是必要的,但也不能轻视传统审计方式方法,应在传统审计基础上,采用手工、计算机审计相结合的方式。
(五)理论指导实务,防止二者相脱节
教师要注重审计实务练习,但不能轻视审计理论的讲授,审计理论是指导审计实务的基础,审计实务讲授过程中应结合审计理论来讲授,也就是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相结合。审计重点工作在于查证,审计查证采用何种方法,才能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这需审计教师把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结合才能先容清楚。底稿的编制和整理,审计信息的回集、整理和分析,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形式同样需把构成要素讲清楚,不能丢项落项,这些要想讲清楚,就需审计教师把审计理论和实务有效结合。总之,无论讲解审计实务的哪部分内容,必须给学生指明相关审计理论是什么,防止审计理论与实务相脱节。 (六)案例讲解,由浅进深
审计实务教学会涉及很多审计案例,学生刚刚接触审计实务时,为了便于学生初步理解和学习,可以把类似习题或简单的案例作为审计实务内容进行讲解。随着审计实务越来越具体,应逐步由浅进深、由简到繁进行讲解。简单的审计实务主要针对会计业务处理的技术性错误或原理性错误进行分析和讲授,假如学生对会计业务处理比较熟练,很轻易使其接受和理解。对于综合案例,假如是一个企业的全年以上的会计资料的审查,应具备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明细账、总账及会计报表一整套财务资料,从查证方法到证据收集及编写审计报告等一系列工作,都要审计实务教师讲解清楚,加深学生理解。通过综合案例的先容和讲解,使在校生较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审计实务内容。经过案例讲解,为学生顺利完成实习实训任务打下基础;同时,通过贴近审计工作实际的案例学习,可以拉近专业学习内容同工作岗位的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