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研究》成果综述(2)
2016-05-06 01:03
导读:3、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作用 在这次研讨中,对内部审计的作用很多人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综合大家的意见,内部审计的作用有
3、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作用 在这次研讨中,对内部审计的作用很多人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综合大家的意见,内部审计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监控反馈作用。监控就是促进公司内部各治理层次行为的正当性、合规性,促进公司各项
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对执行中存在的题目进行提示和查处,监控被上市公司经营活动的良性循环,并将发现的情况及时进行反馈。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从监控层来讲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对上市公司总体经营状况进行监控,向治理层反馈情况;二是对公司内部各治理部分和所属单位进行监控,向公司主管领导反馈情况;三是对控股子公司进行监控,向董事会和母公司反馈情况,从监控范围讲,包括对全部经济活动及经营治理全过程的监控。 (2)风险警示作用。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应该更多地参与面向未来的规划和决策工作,对企业经营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时关注。包括公司经营现状带来的风险和计划规划、发展战略所带来的潜伏的风险。内部审计师应当义不容辞的承担起风险治理的作用,为企业规避风险服务。还要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估和检查,发现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和漏洞,分析经营治理过程中的偏差和失误,解剖题目产生的各种主客观原因,对潜伏的风险提出警示。 (3)评价鉴证作用。评价鉴证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通过开展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对公司各级治理层主要负责人和要害岗位职员的任期或离任经济责任进行评价,为内部考核和作用干部提供依据;二是通过对公司所属企业和部分的绩效进行考核审计,对所属企业和部分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为考核公司效益和效率,为业绩兑现提供依据;三是通过内部控制审计,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为完善内部控制提供依据。 (4)顾问沟通作用。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部分要提示经营治理中存在的和效益的真实情况,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内部审计部分应该是经营者可靠的情报提供者,是经营者的顾问和助手,通过审计为公司的经营决策及战略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决策提供支持。同时,内部审计要对领导关心的事情和普遍存在的题目进行调研,为宏观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发挥内部审计承上启下的作用,及时把有关部分和下属公司的困难和意见公正地反映给公司领导,发挥上下之间信息沟通的作用。 (5)咨询诊断作用。由于内部审计对上市公司经营治理的程序、风险及战略有全面的了解,工作有综合性强和接触面广的特点,内部审计开展有关咨询和诊断活动具有独特的上风。内部审计有能力和必要为被审计单位提供一些包括顾问、建议、协调、过程或流程设计和培训等工作,其目的是为公司资产增值并改善机构的运营,内部审计的咨询服务可以丰富增值型的内部审计的,促进审计目标的实现。
4、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体制模式 研讨对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体制模式的,主要集中在内部审计领导方式和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两个方面。 (1)内部审计领导方式。从审计实践得出结论,领导层次愈高,内部审计权威性愈高,工作愈有保障,但是,治理愈宏观。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领导方式大体上可分为以下类型:受股东大会直接领导的形式;受董事会直接领导的形式;受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的形式;受监事会直接领导的形式;受总裁或总经理领导;受总师领导的形式等。上述领导关系各有优点及缺点: 股东大会直接领导的形式:此形式的优点是:直接受股东大会领导,工作独立性和权威性高,能够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工作职能。缺点是:股东大会不是一个常设机构,组织形式分年会和临时和会议两种形式,这种情况下,股东大会难以承担对内部审计的正常工作。 董事会直接领导的形式:此形式的优点是:直接受董事会领导,层次少,审计工作中涉及到对上市公司高层治理者的审计,如经济责任审计,能够保证内部审计工作有更高的权威性和较强的独立性。缺点是:由于直接爱董事会领导,对公司下属多层次的渗透监视的可能会受到来自经营者的阻力。 受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的形式:此形式的优点是:由于审计委员会隶属于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的职责中包含了外部审计,直接领导内部审计,将进步上述工作的质量及效率。缺点是:审计委员会的成员主要来自公司外部独立董事,与内部审计的目标与职能有较大差异。 受监事会直接领导的形式:此形式的优点为:监事会监视职权较大,地位超脱。监事会主要工作内容是对上市公司经营经营过程进行日常监视,同内部审计监视职能有很多相近之处,减少重复工作。缺点是:由于监事不具备上市公司的经营治理职务,而内部审计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审计促进企业改善经营治理,进步经济效益。因此这种领导方式下的内部审计难以直接服务于经营决策。 受公司总裁直接领导的形式:在总裁直接领导关系下,治理方式大致有三种模式,即总裁直接领导;总裁主管、副总裁协管;副总裁直接领导。 总裁直接领导:此形式的优点是,总裁可以根据上市公司经营及时正确地指示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部位和重点事项,内部审计部分能够直接接受上市公司企业经营治理最高领导的指导。缺点是:由于企业最高领导日常经营治理工作繁忙,难有更多的时间深进了解审计事项。 总裁主管、副总裁协管:此形式的优点是,总裁可以将内部审计的重要事项委托副总裁贯彻实施,副总裁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好审计工作,内部审计部分可以同治理层进行更加深进细致的研究内部审计工作,审计过程发现题目可以及时汇报及时纠正。缺点是:由于内部审计治理层又多一个治理环节,在贯彻最高领导指示时,轻易发生同其他各路领导分管领导工作的衔接题目。 副总裁直接领导:此形式的优点是,副总裁可以根据自己把握的企业经营治理情况,自主地确定内部审计工作重点,分管领导同审计部分有更多的机会讨论内部审计题目。缺点是:审计分管领导同各路工作分管领导之间工作协调量较大。 受总会计师领导的形式:此形式的优点是:内部审计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审计及事项便于沟通和协调。缺点是:混淆了财务会计与审计监视两种职能。 (2)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设置 一级设置一个层次。只在子公司或分公司总部设立审计机构,既具有治理职能同时又实施审计业务。或者在总部设立具有治理职能的审计部分,同时还设立专门实施审计的业务机构。在这种形式下,内审机构的设置采取的是集中治理方式,派出的内部审计职员对下属单位具有较高权威性,其独立性程度也较高。 分级设置多个层次。在总部及子公司或分公司各层次都设立既具有治理职能同时又实施审计业务内部审计部分。具体表现为:每一级财务核算配备一级审计部分。在这种形式下,内审机构的设置采取的是分级治理方式,内部审计职员相对比较熟悉各自单位所处的环境和情况,工作有较强的针对性,便于及时发现、报告并处理有关题目。但是,这种方式可能会使内部审计机构相对庞大,内部审计职员会受到所在单位负责人一定的约束,独立性相对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