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地税系统经济效益审计内容与指标探讨(4)

2016-07-07 01:01
导读:9、固定资产购建支出比重。固定资产购建支出比重=本期固定资产购建支出总额/本期支出总额×100%。衡量被审单位任固定资产的投资水平及支出结构。

  9、固定资产购建支出比重。固定资产购建支出比重=本期固定资产购建支出总额/本期支出总额×100%。衡量被审单位任固定资产的投资水平及支出结构。
  10、单位车辆均匀耗费水平。单位车辆均匀耗费水平=车辆本期耗费总额/车辆总数。衡量被审单位一定时期每辆车的均匀用度支出(含汽油费、修理费等)。
  11、招待费、会议费、办公费费支出率。三项用度率=招待费或会议费或办公费/本期总支出×100%。衡量被审单位三项用度的支出水平。
  12、总资产增减率。总资产增减率=(离任时资产总额—任职初资产总额)/任职初资产总额×100%。衡量被审单位总资产保值增值情况。
  13、固定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增长率=(离任时固定资产总额—任职初固定资产总额)/任职初期资产总额×100%。衡量被审单位固定资产总规模的增长情况。考虑到单位基本建设投资的不平衡,单位无偿调进、基本建设交付使用、上级投进等增加的资产应予说明。
  14、国有资产完好率。国有资产完好率=离任时完好国有资产总额/任职初国有资产总额×100%。衡量被审单位资产安全、有效使用情况。
  15、负债增减率。负债增减率=(期末负债总额-期初负债总额)/期初负债总额×100%。其中,资产负债率=期末负债总额/期初负债总额×100%。衡量被审单位资产与负债比例是否公道、家底及资产安全保障程度。
  16、帐务处理差错率。帐务处理差错率=帐务处理差错总额/审计资金总额×100%。
  (四)遵守国家财经法规和廉政规定情况
  审计内容:国家财经法规制度执行,内部各项制度规定的正当合规性,重大违规违纪事项及造成的损失,个人遵守财经法纪和廉洁自律规定,分析评价遵守国家财经法规和廉政规定情况。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审计指标:
  违规金额比率。违规金额比率=违规行为金额/审计资金总额×100%。
  该指标是指查出的任期内各项违纪违规金额占该项目审定金额的比率,评价被审对象在任期内遵守财经法规纪律情况。
三、地税系统经济效益审计指标分析
  审计职员在出真实、正确的审计指标之后,要通过对经济指标的分析对比,客观评价经济效益。分析对比的有:
  l、实际指标与预算指标、计划指标相比较,可以认定经济工作目标完成情况,以此衡量被审单位的政绩或业绩的大小。
  2、本期实际指标与上期(或最高水平)实际指标相比较,可以了解被审单位工作努力程度,了解被审单位的发展趋势,衡量被审单位的治理能力和水平。
  3、实际指标与本地区同行业一般水平或先进水平指标相比较,可以更全面、更具体、更直接地评价被审单位的工作业绩,更便于认定其经济效益。
  在具体的审计工作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上述指标正确选用和分析对比,同时要留意指标的可比性,使指标的计算口径、计算基础、时间、单位保持一致。使用的数据必须是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计核实后的数据。假如选择有关单位提供的数据,应标明所使用数据的来源,以达到客观公正评价被审单位经济效益和工作业绩的目的。
  四、做好地税系统经济效益审计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宣传,进步熟悉。大力宣传实施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和意义,进步对经济效益审计重要性、必要性的熟悉。一是通过和宣传,使全系统了解实施效益审计的终极目的是促进行政治理、进步工作效益。在查处支出违规、决策失误和国有资产流失等违规违纪案件以及资金治理不善、使用效益不高等现象的同时,更主要的应是通过实施效益审计,教育干部、引导干部和鞭策干部如何“与时俱进”,以“效能革命地税先行”的精神状态,改进工作、是非分明,切实进步服务水平和治理工作效益。二是通过教育和宣传,吸引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于效益审计中来,使他们真正关心单位,关心决策,关心效益。三是通过教育和宣传,使系统上下内审工作职员进一步明确将来在进行效益审计中所要承担的职责,以及良好地完成和履行这些职责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自身素质,为进一步加强和实施效益审计奠定坚实的、高素质的人才基础。
上一篇:经济效益审计问题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