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贸企业部分经理离任审计(2)
2016-07-07 01:02
导读:(4)、对柜组进行现场盘点,在盘点过程中检查商品质量和存贷治理状况。 (5)、集中精力,弄清以下情况; a:有无虚报、瞒报利润情况。 B:向当事
(4)、对柜组进行现场盘点,在盘点过程中检查商品质量和存贷治理状况。
(5)、集中精力,弄清以下情况;
a:有无虚报、瞒报利润情况。
B:向当事人或责任人调查帐龄较长的“应收帐款”和“预支帐款”各债务单位经营情况及资信程度,逐笔审议债权的可靠性,债务的真实性,逐笔明确帐款清理、清收的时限和责任人,列表备案。对其中帐龄较长、债务人已发生变化、收回无看的,确认经济损失,对可能会形成呆坏帐损失的,在《审计报告》中作说明。
C:弄清各柜组帐货是否相符、库存中有哪些有题目商品、代销商品有无退货或付款过头现象、柜组帐存总额中有帐无货的“往来库存”(包括来货短少待查、退调货未达帐、商品赊销、批发应收款未达帐)等题目,查明原因,逐一落实责任人。
凡排查出来的冷背呆滞、质次价高、残损失效、销小存大等有题目商品,在了解其形成时间及原因的基础上,组织离。接任双方和财务、业务等部分负责人,现场逐一鉴定,按当前市场行情评估可变现的处理价,确定资产损失额,使这些潜亏因素浮出水面,待《审计报告》获得认可后,按程序进行报批,调整损溢。
D:对各柜组进销差价和进销差率进行检查验证,发现低于正常水平的,进行差价核实,调整损溢。
E:抽查柜组物价台帐、代销台帐、合同台帐和平时的盘点表等,查证内部治理有无失控现象。
(6)、分类汇总,撰写《审计报告》。将审计证据及有关资料进行分类汇总,召开审计小组成员会议,对照方针、政策、法规和企业内部治理
规章制度;及任期内的经营指标,对被审计部分的经营治理状况进行集体讨论、评价;研究《审计报告》提纲和审计“建议”,做到对离任者和接任者负责,使离任者进一步发扬成绩、克服缺点,让继任者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撰写《审计报告》初稿,发送给离、接任者,再根据双方反馈的意见,作进一步调查论证和修改。
四、耐心细致地处理也离、接任双方的意见和要求,是审计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要求,是审计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在审计过程中,多数接任者希看对有题目商品和有题目资金能一次性处理到位,尽快清仓、平帐;轻装上阵;而离任者则往往以为商品削价损失幅度过大,对其经营业绩和评价有,双方互有争议。如何正确判定有题目商品和有题目资金。公道认定任期内的各种损失,明确划分离任者应承担的责任,这是审计工作中的一个难点。我们在验证、取证过程中,凡发现利润不实、用度开支不当。债权不够可靠、债务有出进等题目,都及时向离任者反馈,在认真听取其陈述的同时,明确指出离任者的责任,要求其边工作,边清理、清收,争取少遗留或不遗留给继任者;在认定有题目商品削价、报废损失和有题目资金的坏帐时,离任者有时提出各种理由进行辩解,甚至不肯签字,我们坚持耐心细致地听取离、接任双方意见,反复组织讨论,同一思想,达成共叫;对离任者一时难以处理到位的遗留题目,由离任者负责落.实责任人,交由接任者今后继续催办、落实,总之,通过审计,使离任者移交得清清楚楚,接任者接收得实实在在,对前任未尽事宜明明白白,做到双方责任明确无疑。
五、落实《审计意见书》,延伸和深化审计成果,是离任审计工作价值的提升。
离任审计是一项综合性审计,是多种审计形式的复合体。为了充分拓展这种综合审计的综合效应,在审计小组的工作任务基本完成后,还开展以下四项活动:
1、董事长召开领导班子会议,专门听取审计小组汇报,离、接任者对《审计报告》的反馈意见,审定《审计报告》;根据离任者或当事人的责任大小,确定经济责任奖赔金额,签发《审计意见书》。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董事长召开全司干部大会或各部分负责人会议,通报审计情况(必要时由离任者作任期或反思发言),并对在接受审计期间,能认真配合审计,积极清收帐款,倾销处理有商品事迹突出。成绩明显的,给予表扬奖励,而后明确新的岗位。这样做,收到了每次离任审计,全体干部都得到一次和进步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