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
2016-08-15 01:22
导读:审计论文毕业论文,试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近年来,全国各地广泛
近年来,全国各地广泛开展了对领导干部的责任审计,并取得一定成效。怎样更好地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规范和促进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及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国资和审计等部分眼前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近年工作实际,拟从目标治理、制度治理、责任治理等方面,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实施目标治理切实加强领导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在干部监视治理方面运用的充分性、公道性决定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生命力,因此搞好目标治理尤为重要。 首先,确立目标定位。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作为加强干部监视治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促进领导干部廉洁勤政的重要措施来部署,将其放在经济的全局来考虑,充分熟悉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争取各部分、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广泛理解、支持和配合。 其次,保障目标实施。应当建立由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国资和审计等部分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领导。同时,要成立专职机构,专门负责实施这项工作。做到职责和任务相匹配,权力和责任相对称。 第三,重视目标运行。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重视和支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关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确保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对审计结果报告反映的共性,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进行深进剖析,向党委、政府和被审计单位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扩展和延伸经济责任审计效能。
完善制度治理规范结果运用 要注重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法制环境。 一是制定出台相关制度。要通过建立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规章、办法和制度,使这项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办法,对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国资和审计部分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运用审计结果的方式、要求、责任、考核办法等方面作出同一、明确的规范。审计部分应及时将审计结果报告报送本级党委、政府及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分,为干部监视治理提供依据;组织人事、国资部分应当将其作为领导干部考察任用、治理和年度考评的依据,同时将审计结果列进干部考核档案;纪检监察部分应将其作为对领导干部追究责任和查办违法违纪案件立案的依据,同时将审计结果列进干部廉政档案。 二是认真落实制度。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不断规范运用审计结果,确保审计结果运用落到实处。组织部分要结合审计结果报告,建立和完善《干部监视跟踪档案》,将审计结果报告反映的主要题目摘要存进档案。在制定干部调配方案前或在干部考察、调整、使用过程中,要将审计结果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凡已审计过的干部,组织部分在其考察材料中都要专题反映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情况。
明确责任治理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协力 经济责任审计成果成就于各有关部分的共同努力,是一项工作关联度高、程序复杂的
系统工程,需要各有关部分协调配合,相互支持,有效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积极作用。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统筹规划、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把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不断引向深进。联席会议要定期召开,交流、通报经济责任审计情况,经验,对策,提出下一步工作意见,确保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各个环节上的落实。 在工作中要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在确定审计对象时坚持联席会议酝酿,党委、政府下达指令。二是在重点项目的审计实施中坚持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同时进点,一起投递审计通知书,以体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整体性和权威性。三是在审计结束后坚持向联席会议汇报审计结果,形成共叫。 对审计结果的运用要讲究,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慎重确定使用方式。对肯定性的审计结果,审计部分要适当宣传,组织人事部分要按规定给予表彰、奖励或提拔重用。对题目性的审计结果,按题目的性质区别对待。 一是对审计发现的带有普遍性、苗头性的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题目,由审计机关及时向党委、政府提交综合报告,及时向有关部分通报,充分发挥责任审计的预防性、警示性作用。 二是对只涉及一般性题目的,由组织人事或纪检监察部分对审计对象开展谈话,防微杜渐,防止题目的进一步。 三是对题目较多但够不上党纪政纪处分的,先由审计部分按照财经法规规定对被审计对象及其所在单位给予处理处罚,然后,由组织人事或纪检监察部分对审计对象进行谈话诫勉。对诫勉对象每年跟踪审计一次,经两次审计仍没有改进的,由组织人事部分对审计对象给予组织处理。 四是对因工作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确有经济题目的,先由审计部分按规定进行处理处罚,然后由组织人事部分对审计对象的职务进行降免。对严重违法违纪的,由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立案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