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现行通用审计软件缺陷及其设计观念变革(2)

2016-11-13 01:10
导读:三、新形势下审计环境的复杂性和易变性 审计环境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过程中,这种变化来源于多个方面,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 世界经济 的一体化趋势
三、新形势下审计环境的复杂性和易变性  审计环境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过程中,这种变化来源于多个方面,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是其中最大的两个因素。具体来说主要有:  1.会计软件不断发展变化带来的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软件的更新发展非常迅速,会计业务处理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原始业务数据越来越多地存放在会计信息子系统之外的其他业务子系统中,即使是财务审计,对证据的追查也需要更多地延伸到管理信息系统的各子系统。近年来柔性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受到重视,这种系统能更好地适应变化的企业环境、企业业务和结构调整,而这进一步增加了审计软件数据采集的难度。   2.审计项目的多样性。审计的主客体、审计的目标多样性决定了审计项目的多样性,无论是政府审计、民间审计还是内部审计,审计项目都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即使是注册会计师所从事的财务报表审计,审计项目的具体内容也不是完全一致的。让通用审计软件适应多变的审计项目是不可能的。在对同一目的的多种审计项目中,通用审计软件也受到了挑战,因为不同审计项目的数据规模、业务环节和流程、证据内容等都有很大差别,如何规划审计软件功能、如何组织审计流程都是很难统一规划的问题。  3.数据采集的壁垒。获取被审计单位会计软件电子数据并转换电子数据是审计软件应用的前提,但解决这一问题比较复杂,数据转换的难易程度受会计软件复杂性的严重制约,这些壁垒来源于行政和技术两个方面。有些会计软件厂商以保护数据安全为借口,将数据层层“保护”起来,使得会计软件之间的数据转换越来越难,这也给审计软件的开发加大了难度。数据提取同样受到组织行政区划的阻隔,出于信息保密和保护内部利益并显示部门权力的目的,行政机构常常不愿意开放内部数据,或者要经历冗长的审批环节。  4.审计准则、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加快了审计准则、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这使得在应用层面上的审计对象所采用的准则体系更加复杂。在政策层面上,这种趋同是一个长时期的渐进过程,通用审计软件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并方便进行调整,这对通用审计软件确实是一个挑战。  四、审计操作系统——审计工具箱  为了不同的财务软件之间的交流,便于相互数据转换,以及适应用户的特殊需求,为二次开发提供数据接口,中国软件协会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分会曾发布了中国财务软件数据接口标准98-001号,国家审计署也参与了这一标准的制定,上海西南会计电算化协会也起草了《上海市会计软件数据标准接口规范(试行稿)》,该标准及规范均规定各个财务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以计算机文件为媒介,其中包括两类:一类是格式定义文件,一类是数据文件。许多人认为,如果财务软件普遍采用了这一标准也就基本解决了财务报表审计中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数据接口问题。  然而从发布至今,会计软件数据接口标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一般认为是因为软件协会本身是一个行业自律组织,没有行政权力,对会计软件开发商不构成实质上的约束。但笔者认为,制定这一标准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管理形式和业务流程的创新是世界潮流,管理方式和方法本身就是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来决定的,作为管理子系统的财务软件系统也不应该被限制,新的报告标准(如XBRL)不断产生、完善并实施。这一标准对计算机辅助审计也并没有多大好处,一方面是因为财务信息并不是审计的全部,另一方面,该标准的实施与审计的传统鉴证功能并无相关性。  因此,从财务软件的设计方面去寻找解决计算机辅助审计问题的方法不太可能,只能在审计软件的设计上寻找突破,必须对审计软件设计思想进行重大变革,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审计操作系统——审计工具箱的设计。  审计操作系统——审计工具箱(下简称“审计工具箱”)类似于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它是一个管理审计数据和审计方法的软件系统工具,类似于一个审计工具箱,每一个审计人员或者审计软件设计者都可以设计自己的审计工具,只要把这些审计工具移植到审计工具箱里就可以被所有软件操作者使用,任何审计工具一旦被移植,其接口数据和结果数据都将被事先已经安装在工具箱中的其他审计工具所共享。  审计工具箱除了提供通常的审计功能工具外,主要提供数据获取方法定义、数据接口定义、工具设置与协调、审计工具设计等。审计工具具有如下特点:  1.开放性。审计工具箱的数据结构、功能规划对所有使用者都是开放的,它是审计工具箱功能灵活性、数据共享性的基础。软件提供开放的数据入口和出口,代码定义规则由工具箱确定,但审计工具使用到的数据接口及其代码则由用户自我定义,每一个使用者都可以自由重新规划和设置已放入工具箱的审计工具。  2.共享性。由于数据结构是开放的,所有的审计数据都可以被共享,审计软件厂商只须设计审计工具,广大用户可以购买任何软件厂商的审计工具,也可以自己制造或改造工具。数据格式以谁先放入工具箱谁优先的原则定义,所以任何审计工具产生的结果数据可以被其他软件工具共享。  3.一定程度的数据冗余。由于不同工具下定义的数据或产生的数据可能具有较多的重复,这样设计的审计软件的一个缺点可能就是数据冗余度比较高,但这并不严重,因为数据保存的对象主要是原始来源数据和以工作底稿方式保存的结构数据,大量的中间数据并不保存,而是在需要的时候临时产生。  4.广泛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目前的通用审计软件无法适应ERP环境下的审计,不能进行以联机分析处理(OLAP)为基础的验证性审计分析和多维分析。审计工具箱就没有这样的问题,它的审计适应范围完全取决于审计工具本身,针对专门的ERP审计所设计的审计工具和联机分析审计工具都可以在审计中得到应用,甚至可以扩展到对数据仓库的数据挖掘工具进行审计运用。在这一模式下,数据获取并不必要关注财务软件设计者是否遵循了财务软件数据接口标准,而只要获取财务软件设计方提供的数据字典就可以了。此外,标准会计软件系统和某些安全测试软件也可以被这样的通用审计软件调用,成为对信息系统程序正确性和数据安全性进行测试的有效工具。  5.方便的定义操作。审计工具箱较之一般的软件开发工具的一个最大优点是定义简洁,它并不是由用户直接用数据库对象(Data、DAO、ADO等)访问数据库,审计工具在设计时就采用了封装技术,对常见数据操作功能和SQL语言进行封装,用户只要对自己熟悉的管理数据进行表间钩稽,从而方便了数据接口定义。  审计操作系统——审计工具箱的设计理念是通用审计软件设计的一个观念创新,软件的实现过程、数据接口解决方案、审计功能的具体规划都值得深入研究,笔者相信,根据这一观念设计的审计软件一定会成为审计人员真正的得力助手。
上一篇:谈贸易贿赂审计路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