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多元视野中的内部审计(2)
2016-11-24 01:08
导读:三、从自身角度出发 面对组织风险治理的新要求和外部审计的挑战,内部审计必须提供更多的有增加值的信息,这也正是IIA对内部审计目标的最新界定。
三、从自身角度出发 面对组织风险治理的新要求和外部审计的挑战,内部审计必须提供更多的有增加值的信息,这也正是IIA对内部审计目标的最新界定。笔者以为,要促使其为增加组织的价值服务,最重要的是要加快实现内部审计的职业化。 内部审计职业化是指内部审计应当作为一种独特的非自由化的职业存在和发展。世界著名的
社会学家库尔特根以为,职业化应具备以下三类特征:(1)一般特征:有建立在一定基础上的执业技能;执业技能需要一定的广泛而严谨的
培训才能获得;执业职员应通过展示其执业能力;有一个声誉明显的协会来代表和组织众多的职业职员;通过职业道德准则来维护职业的正直与老实性。(2)与社会相关的特征:职业所提供的服务是利他的;执业职员在某些领域具有执业权威性,并且需要对其职业判定承担责任;职业服务是维护公众利益所必不可少的;职业资格需要经过认证,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职业职员为各个客户提供服务时具有独立性。(3)与客户相关的特征:职业职员与客户之间具有委托责任关系;职业职员能公平地服务于顾客,不存在任何特殊利益考虑;职业职员的服务能得到固定的报酬。 因此,内部审计职业化并不是要求将内部审计从组织内部独立出来,成为外部审计,而是要形成社会公认的内部审计人才标准和人才市场,形成社会公认的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标准和内部审计职员行为规范,在保证内部审计质量的条件下,更好地维护内部审计职员及其所服务的组织的正当权益,从而增加组织的价值和社会的价值。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的成立,标志着内部审计开始走上职业化的发展道路,2000年1月内部审计师协会的成立,则标志着我国内部审计也走上了职业化发展的道路。固然国家审计署已于2003年3月4日以第4号令发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该规定从5月1日起执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也于2003年4月12日印发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职员职业道德规范》及十个具体准则(于6月1日起施行),这说明我国的内部审计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化,但不可否认,我国的内部审计职业化仍处于起步阶段。为了进步内部审计为组织增加价值服务的能力,应当加快我国内部审计的职业化进程。
[1]杨茁。公司治理中内审与风险治理的定位[J].中国内部审计,2004,(1)。 [2]张海,李莹。内部审计与风险治理[J].上海会计,2003,(9)。 [3]欧阳春花。我国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J].财会,2003,(6)。 [4]王桦,庄江波,陈汉文。内部审计职业化:一种营销战略观[J].审计研究,2003,(5)。 [5]吴秋生,杨瑞平。内部审计:组织价值的增加者[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