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审计现场治理与控制(3)
2016-12-23 01:19
导读:三、审计现场治理与控制的评估 为检测审计现场治理与控制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需要建立一个评估机制,反馈治理与控制中是否存在题目,以评估审计
三、审计现场治理与控制的评估 为检测审计现场治理与控制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需要建立一个评估机制,反馈治理与控制中是否存在题目,以评估审计现场作业的风险,确认审计结果的可靠程度。评估审计现场治理与控制实质上就是评估现场审计质量。评估的包括现场治理是否保障了审计项目的顺利进行,现场控制的各个控制环节是否存在且有效。评估的重点是后者,即对于控制的评估,由于从防范风险的角度,控制比治理显得更为重要。 我们设想,通过一个专门的评估机构,如审计机关的法制部分来实施此项工作。审计部分要制订一套完善的评估标准,对现场审计各个控制环节是否切实起到了作用进行评估。 参照有关内部控制测评的方法,我们设计了一张简略的《审计现场治理与控制评估表》(见表1),共列出了10个风险点及47个控制点。在分配10个风险点的分值时,由于各风险点对审计现场质量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我们设置了8分、10分、12分三个等级。对于一些具体控制点我们没有分配风险值,主要是考虑到某些控制点的严重失效会使整个风险点的风险值升到最高,这时需要评估职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专业判定。出于谨慎,审计现场控制评估值在40以上即可定为高风险,10—40为中等风险,10以下为低风险。
1.方案中列出的审计事项是否已经过审计
(1)审计事项明确落实到具体的审计职员
(2)被审计单位按要求提供了审计事项涉及资料
(3)审计事项有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日记佐证
(4)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日记在现场经过复核10
2.重要审计事项是否按方案确定的步骤实施审查
(1)重要审计事项的审计步骤在方案中得到明确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2)每一个步骤都有相应的记录佐证
(3)相应的记录在现场经过复核10
3.例外情况和突发事件是否追加了相应程序
(1)例外情况和突发事件及时向组长汇报
(2)组长及时调整审计方案
(3)调整的方案经过审计业务部分负责人的批准(4)追加的步骤得到实施并有相关记录佐证10
4.现场审计采用的方法是否适当
(1)审计方法的选用符合重要性原则
(2)选用方法的过程体现了应有的职业谨慎
(3)选用的方法是普遍运用的审计技术方法
(4)方法的选用是集体研究或是经过组长批准8
5.证实性材料是否按规定取得
(1)证实材料的取得没有通过不当手段或非法渠道
(2)证实材料中的结果有形成过程作支撑
(3)证实材料取得被审计单位和经办人签字,或者,未得到签字的证实材料有相应说明
(4)证实材料在现场经过审核
6.形成的审计结论是否都有充分证据支持
(1)所有终极形成的审计结论都有相应的证据支持
(2)支持审计结论的证据具有充分的证实力
(3)所有证据都源自未经篡改的现场原始记录
(4)支持审计结论的证占有被审单位签字认可
(5)证据在汇总形成工作底稿的过程中经过复核10
7.现场审计形成的材料是否都能保持其原始状态
(1)审计日记在现场形成并及时提交组长保存
(2)审计日记在现场经组长审核
(3)审计证实材料在现场形成
(4)审计证实材料在现场经过复核
(5)材料被修改保存有清楚的轨迹
(6)审计日记、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证实材料之间相互印证8
8.现场复核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1)复核是由被复核事项经办职员之外其他职员担任
(2)所有需要复核的环节都经过复核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3)需要在现场才能核实的审计业务是在审计现场进行的复核
(4)复核意见是具体的
(5)复核意见在现场及时反馈给了审计职员
(6)复核意见得到落实12
9.现场信息沟通是否畅通
(1)组长及时听取成员的汇报
(2)成员个体的审计信息能够及时传达给其他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