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审计现场治理与控制(4)
2016-12-23 01:19
导读:(3)成员之间有良好的协作关系 (4)组长对现场审计发现的情况能够及时作出正确判定和决策 (5)审计机关的分管领导能及时把握现场审计的情况10
(3)成员之间有良好的协作关系
(4)组长对现场审计发现的情况能够及时作出正确判定和决策
(5)审计机关的分管领导能及时把握现场审计的情况10
10.审计环境是否影响了审计本身
(1)现场审计的环境是相对封闭的
(2)被审计单位能够配合审计
(3)现场审计发生的各类审计用度由审计机关承担
(4)审计职员没有参加被审计单位的宴请或其他可能影响审计的活动
(5)审计职员与被审计单位不存在利益关系
(6)审计职员与被审计单位治理层不存在应回避的关系12
假如评估结果是高风险的,则需要审计组针对控制失效的环节,补充必要的资料或补上必要的程序,直至重新进点审计;假如是中等风险的,则需要进行具体的判定,把足以影响审计结果的风险因素挑拣出来,补充有关手续;假如是低风险的,则可以以为审计结果是基本可靠的,审计机关总体上可以接受所存在的风险。当然,风险值较高的风险点无论什么情况下都是必须高度关注并作出具体判定的。 在评估过程中,控制本身固有的限制是必须充分考虑的。根占有关内部控制的,内部控制存在固有限制。对于审计现场作业的控制也不例外,不同的只是这种固有限制多一些审计行为本身的特点。如审计作业过程中很多环节依靠审计职员进行职业判定,这种判定过程中形成的失误,控制系统也许无法有效发挥作用。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为有效防范风险,评估不应像有些检查考评工作一样在年底集中进行,而应在现场审计结束时立即进行,甚至在现场审计时就要着手预备,具体操纵上可结正当制部分的专职复核工作进行。由此建立的评估制度才是有益于审计报告的终极形成,并服从于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总体要求的。
[] [1]王耕,胡安民。审计理论与实务[M].北京:出版社,2000. [2]管劲松,张庆,肖典鳌。审计风险治理[M].北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3]刘英来。关于审计质量控制的思考[J].审计研究,2003,(4)。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