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电子商务环境下审计理论的构建(2)

2016-12-28 01:02
导读:商务环境下,传统的岗位职责被打破,内部控制制度发生了变更与转移,安全已不是内部所能完全控制的。以数据库为基础的实时审计使审计风险中包含的

  商务环境下,传统的岗位职责被打破,内部控制制度发生了变更与转移,安全已不是内部所能完全控制的。以数据库为基础的实时审计使审计风险中包含的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日益复杂化。机病毒和黑客攻击都可以从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通过威胁到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网络审计的固有风险增大;由于在计算机中可以人为篡改数据且不留痕迹,企业在电子商务中要面对如何确认没有白纸黑字和签字盖章的电子订单交易,网上信息传递的保密等,控制风险更难确定,检查风险增大。且由于电子商务实行无纸化贸易,假如账务系统设计时考虑不周,可能到审计时才发现只留下业务处理的结果而不能追溯其来源,缺少审计线索。主要的审计证据来自于系统网络,属间接证据,其可靠性依靠于网络内控制度的健全有效性,审计职员仅仅通过常规的审计测试程序,难以确定企业有多少重大错报或漏报,会计报表的部分或全部认定是否真实、公允,审计风险难以控制。

  (四)审计报告时效性滞后

  传统的审计一般是在企业会计报表完成后进行,审计职员完成外勤工作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整理,编制审计报告。从企业会计报表报送到审计报告脱稿,往往间隔几个月,其时效性不强,且往往发生期后事项,必须在审计报告中加以表露,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由于企业的会计信息随时可通过授权获取,滞后几个月的审计报告对信息使用者用处已不大,为发挥审计报告的应有作用,必须加快审计报告的报告速度。

  (五)传统审计业务受冲击

  传统审计中,国内审计机构的主要业务是报表审计和验资,而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发展缓慢。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由于信息实时性特点,信息使用者可随时通过获得授权查询相关信息,报表审计的作用下降。而同时信息使用者直接上网查询必然会碰到很多专业化题目,因而如何在网络中正确、及时地提供专业咨询服务成为审计机构的主要题目。并且其他行业利用网络也正逐步提供类似的信息咨询服务,如银行联网咨询等,审计业务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六)审计职员素质题目

  传统审计的账账核对、账证核对、帐表核对等重要的审计工作,必须由有丰富财会知识和经验的审计职员完成,而这些工作在网络化条件下将失往意义,由于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各种帐簿、会计报表等只是系统中同一个数据库,甚至是同一个数据表的数据按不同方式的输出,这些会计信息的正确与否,首先确定于计算机系统功能的正确性,因此网络审计对审计职员的计算机水平提出很高要求。
  国内的审计职员不论在数目上还是质量上仍有较大不足,审计职员老龄化现象突出,部分审计职员虽在财会审计领域经验丰富,但对计算机技术、网络知识了解未几,这造成审计职员由于不懂网络经营与网络财会的特点,缺少应有的风险意识和安全控制知识,而不能识别审查和评价企业的风险与内控制度,难以对复杂的网络会计系统进行有效的评审,难以应付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审计风险。而计算机专家可能不懂审计,审计职员之外的辅助职员越多,越依靠于他们,审计职员的独立性、客观公正受到威胁。因此迫切需要一大批既懂审计、又懂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二、网络审计体系的构建

  (一)网络审计的目标

  审计目标经历了具体审计、资产负债表审计、会计报表审计三个阶段后,停留在鉴定被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会计报表是否公正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以及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是否符合国家的会计准则,即仅是查错防弊目标上。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网络审计将由揭露会计资料的错弊转向包括揭露并指出其根源与后果,增加相关利益审计的多元化目标。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具体来说,原先的查错防弊目标仍存在,但应增加指出在系统中产生差错的根源以便完善系统和对利益相关者产生何种等。网络财务报告产生差错,有两种可能性。一是由于业务本身的处理差错,如记帐凭证出错、人为漏帐、多记业务等,这些出错原因与传统审计出现差错一致,需通过内控制度评测和抽样检查等传统方法,加以审计并作相应调整即可;另一种情况是经济业务本身处理是正确的,且不存在人为过失,而是由于网络财务系统中存在程序错误或安全漏洞使运行中产生错误结果。由于记账凭证输进后,进账、汇总、结账到产生报表都是由计算机在设定的程序指令下自动完成,因此财务系统设计的完善性及在使用过程中程序指令是否被改变等题目直接影响到终极网络财务报告的正确性。对后一种错误原因,审计职员应指出在哪段程序指令中出错或哪个财务子系统中有题目,找出差错源头,以便完善系统。
上一篇:建立审计委员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之关键 下一篇:没有了